[发明专利]机器人同步协调焊枪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62081.1 | 申请日: | 2014-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6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韩翊;尹志辉;龙惠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益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B25J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 地址: | 545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同步 协调 焊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同步协调焊枪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制造领域,焊接机器人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现在的焊接采用为单个焊接机器人焊接,而汽车因其许多结构存在对称分布,因此采用单个焊接机器人的焊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机器人同步协调焊枪系统,以实现提高焊接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器人同步协调焊枪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位移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焊接机器人和支架,所述焊接机器人为两个,两个所述焊接机器人通过滑轨设置在支架的两端,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支架的滑轨上,且所述红外传感器为两个,两个所述红外传感器分别位移支架的两端,所述位移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均传输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位移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马达控制设置在支架上的焊接机器人的位置,使两个焊接机器人的位置始终沿支架中间线对称;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控制模块之间串联采样电路和放大电路;所述采样电路:包括运放器A1、二极管D1和滑动变阻器R4,电阻C4和电阻R5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在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所述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接地,该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依次串联二极管D1、电阻R1和电阻R2,且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R1连接,电容C2和电容C3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在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电阻R1和电阻R2间的节点为B,电容C2和电容C3间的节点为D,电容C1和电阻R3串联在节点B和节点D之间,电容C1和电阻R3之间的节点为C,所述滑动变阻器R4串联在运放器A1的输出端和地之间,该滑动变阻器R4的可调端与C节点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传感器保证双边焊接时,两个焊机机器人的同步,避免焊机位置出错和一边焊机完成需要等待另外一边的问题。达到提高焊接效率的目的。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机器人同步协调焊枪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采样电路的电子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机器人同步协调焊枪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位移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焊接机器人和支架,焊接机器人为两个,两个焊接机器人通过滑轨设置在支架的两端,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支架的滑轨上,且红外传感器为两个,两个红外传感器分别位移支架的两端,位移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均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位移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通过马达控制设置在支架上的焊接机器人的位置,使两个焊接机器人的位置始终沿支架中间线对称。位移传感器和控制模块之间串联采样电路和放大电路;采样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运放器A1、二极管D1和滑动变阻器R4,电阻C4和电阻R5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在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接地,该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依次串联二极管D1、电阻R1和电阻R2,且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R1连接,电容C2和电容C3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在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两端,电阻R1和电阻R2间的节点为B,电容C2和电容C3间的节点为D,电容C1和电阻R3串联在节点B和节点D之间,电容C1和电阻R3之间的节点为C,所述滑动变阻器R4串联在运放器A1的输出端和地之间,该滑动变阻器R4的可调端与C节点连接。
支架上的滑轨有两段组成,两段滑轨等长且两段滑轨的中间通过绝缘材料连接,如橡胶材料。避免两个焊接机器人之间的传感器相互干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支架的两端,是保证每次焊接机器人都能准确的回到初始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益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益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2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筒体环缝简易自动焊接臂
- 下一篇:一种后拖曳臂补焊工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