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锰钴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62028.1 | 申请日: | 2014-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3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添;张利;伍儒锋;蔡捷;萧燕玲;刘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盘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锰钴锂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锰钴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二次电池,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放电平台高、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式电子电器,同时也正越来越多地用于人造卫星、航空航天、电动汽车等领域。
目前商品化锂离子二次电池主要选用LiCoO2为正极材料,但钴元素相对贫乏导致原料成本高,LiMnO2和LiCoO2具有相同的层状结构并且资源丰富、成本低,无环境污染,是一种理想的替代LiCoO2后选材料,但是LiMnO2在合成过程中不易准确控制化学计量比,充放电过程中Ni3+已转化成Ni4+将严重影响其循环寿命,热稳定性差,甚至氧化分解电解质带来安全隐患。研究表明,掺入Co元素可以改善LiMnO2结构的稳定性,且20%左右的Ni被Co取代制得的正极材料电性能良好。
但是目前纯锰钴锂材料的高温安全性能和高温循环性能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锰钴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备的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高温循环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锰钴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的活性物质的化学式为Li1.02Mn1-x-yCoxMgyO2Iz,其中: x=0.32-0.36,y=0. 1-0.15,z=0.01-0.02,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活性物质Li1.02Mn1-x-yCoxMgyO2Iz
配制摩尔比为Mn:Co = 1-x-y:x的硫酸锰、硫酸钴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两种金属离子的总浓度为2-3 mol/L;
配制浓度为4-6 mol/L的KOH溶液,0.5-1mol/L的氨水溶液,按照NH3·H2O∶KOH=0.3-0.4的比例将KOH溶液和氨水溶液混合成混合碱溶液;
将两种混合溶液并行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或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连续反应的方式控制反应,PH值控制11-13,温度50-60℃,过滤洗涤至洗水PH值小于7.5,在105-110℃下烘干,即得锰钴氢氧化物前驱体。
将上述锰钴氢氧化物前驱体、氢氧化锂、碳酸镁和碘化锂按照摩尔比(1-y):1.02:y:z球磨混合充分,在空气气氛中,在950-1000℃下保温10-15h,自然降温至室温,粉碎分级,制得活性物质Li1.02Mn1-x-yCoxMgyO2Iz;
(2)表面改性
在丙酮溶剂中配制浓度为0.1-0.2mol/L的异丙醇铝溶液,将上述活性物质Li1.02Mn1-x-yCoxMgyO2Iz处理成粒径为10-15μm的颗粒后加入该异丙醇铝溶液,控制丙酮溶剂的质量为活性物质Li1.02Mn1-x-yCoxMgyO2Iz质量的2-3倍,搅拌10-20min,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干燥,在500-660℃下热处理干燥物4-6h,得到正极材料。
本发明制备的正极材料,采用湿法制备和固相烧结法结合以获取较高的能量密度的活性物质,并使用I掺杂以及表面改性处理提高材料的高温循环稳定性,使得该材料具备较高的比容量和高温电化学稳定性。因此该复合材料在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尤其是在高温应用场合时,具有较高容量和较长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盘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盘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2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