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藻场快速建设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61891.5 | 申请日: | 2014-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1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晟;陈应华;徐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E02D29/09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快速 建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环境生态修复方法,尤其涉及人工藻场快速建设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21 世纪,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沿海国家共同关注的时代主题,水产品作为优质安全的蛋白食物来源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2013 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4 万亿元,其中,海洋渔业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和沿岸环境污染等,海底平秃化、水域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鱼类繁衍生息场所和渔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资源日趋枯竭,直接导致我国近海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压力日益加大,形成了生物危机(渔业资源枯竭)—生态危机(海洋生态失衡)—经济危机(捕捞成本增加收益减少)—社会危机(渔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准下降)的恶性循环,近海贝类、大型海藻、重要渔业种类等渔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随着资源衰退、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构建贝藻增殖模式,提高贝藻资源产量,改善近海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养护近海渔业资源亟待解决的难题。现有技术如公告号CN101720689A,公开了一种贝-藻-鱼优化养殖及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系统,该系统设置3个功能不同的养殖区,即贝类养殖与珍珠培育区、大型海藻栽培区、鱼类网箱养殖区。网箱养殖区投饵养殖肉食性海水鱼类,鱼类残饵和代谢废物形成的悬浮有机颗粒,可以直接被贝类养殖与珍珠培育区吊养插核育珠贝滤食,其中产生的无机营养盐,可以促进作为滤食性贝类主要食的浮游生物增殖;鱼类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过量无机营养盐,可以被大型海藻充分吸收利用。投入到系统中的饵料由全系统三个养殖层次利用、分解、再循环、再利用。减少水体有机残余物质及营养盐数量,使海区环境自我修复。然而,其碳汇能力属于即时作用,对于延时碳汇控制,现有设计属于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批量快速建设人工藻场、修复海底生境、时序调节低质微量元素成分的人工藻场快速建设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人工藻场快速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预装步骤:将人工藻场快速建设装置的密封铁盖内装填具有藻种的填料和铁丝纤维,然后将密封铁盖装配到防波基座上;
②铺设步骤:将经步骤①处理的人工藻场快速建设装置铺设到预定修复海床上;
③固定步骤:用锚桩把人工藻场快速建设装置固定在海床床上;
人工藻场快速建设装置具有贯穿设置在防波基座上的锚桩和耐海水腐蚀的防波基座;防波基座为倒扣的拱形构筑物;防波基座上具有能容纳锚桩穿过的主固定孔;锚桩上端附近设有形状为倒扣槽的密封铁盖;密封铁盖上具有能贯穿设置锚桩的副固定孔;密封铁盖内设有铁丝纤维;防波基座的侧面具有通孔,并且该通孔内能按需设置金属条。通过海水对盖板结构的延时腐蚀,达到使其内部含有的铁丝纤维暴露到水中的设计意图,以达到调节海区元素比例的作用。延时的时间,可以通过有关海水腐蚀化学原理选择金属条的材质和长度计算进行调节。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包括如下步骤:
①预装步骤:将人工藻场快速建设装置的密封铁盖内装填具有藻种的填料和铁丝纤维,然后将密封铁盖装配到防波基座上;
②铺设步骤:将经步骤①处理的人工藻场快速建设装置铺设到预定修复海床上;
③固定步骤:用锚桩把人工藻场快速建设装置固定在海床床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18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马驹运动机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双螺旋式草莓气雾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