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抗静电聚碳酸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1777.2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5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同创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L51/00;C08L83/04;C08K5/103;C08K5/42;C08K5/526;C08K5/523;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抗静电 聚碳酸酯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阻燃抗静电聚碳酸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的一类聚合物,具有特别好的抗冲击强度、热稳定性、光泽度,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其产品和消费量仅次于尼龙工程塑料,居第二位。但PC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加工性能较差,易应力开裂,缺口冲击和低温韧性差等,而且价格较高。因此,PC通常以合金材料存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性能优良,结晶速度快,以PC和PBT制得的合金材料具有高的耐热性、良好的冲击性能、加工性和耐化学药品性等,是工业上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种工程塑料。然而,未经过改性的PC与PBT合金存在相容性不良、阻燃性差和抗静电不足的问题,这将极大地限制其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PBT改性的阻燃抗静电聚碳酸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燃抗静电聚碳酸酯合金,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C 40%~60%、PBT 20%~30%、ACR 2%~6%、复合阻燃剂6%~12%、抗静电母粒2%~5%、亚磷酸三苯酯0.1%~1%、抗氧剂0.1%~0.5%、PETS 0.1%~1%。
所述PC为双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
所述PBT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所述ACR为增韧相容剂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
所述复合阻燃剂为质量比4:1的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阻燃剂BDP和聚二甲基硅氧烷阻燃剂PDMS的复配物。
所述抗静电母粒是由PBT树脂20wt%、硬脂酸单甘酯50wt%、烷基苯磺酸钠25wt%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5wt%组成的抗静电母粒。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或抗氧剂1076与抗氧剂168的复配物中的一种。
所述PETS为润滑剂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上述的一种阻燃抗静电聚碳酸酯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C在鼓风干燥机中于110℃~130℃温度下干燥3~4小时,PBT在130℃~150℃下干燥3~4小时,待用;
(2)、按重量配比称取PBT树脂20wt%、硬脂酸单甘酯50wt%、烷基苯磺酸钠25wt%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5wt%,加入高速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后,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并干燥后制得抗静电母粒,待用;
(3)、按重量配比称取干燥的PC树脂和PBT树脂,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2~5分钟,然后按重量配比加入ACR、复合阻燃剂、亚磷酸三苯酯、抗氧剂、PETS,并加入步骤(2)制得的抗静电母粒,使一起搅拌5~15分钟达到混合均匀后,出料;
(4)、将步骤(3)的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于210℃~260℃下经充分融熔共混后挤出、冷却造粒,即得本发明的一种阻燃抗静电聚碳酸酯合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兼具有PC的优异抗冲击性能和PBT的良好耐腐蚀耐化学药品性能的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和耐热性能,而且力学性能好,强度高,尺寸稳定,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可达UL94 V-0阻燃等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阻燃抗静电聚碳酸酯合金,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C 56%、PBT 20%、ACR 6%、复合阻燃剂12%、抗静电母粒5%、亚磷酸三苯酯0.5%、抗氧剂1010 0.2%、PETS 0.3%,所述复合阻燃剂为质量比4:1的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阻燃剂BDP和聚二甲基硅氧烷阻燃剂PDMS的复配物,所述抗静电母粒是由PBT树脂20wt%、硬脂酸单甘酯50wt%、烷基苯磺酸钠25wt%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5wt%组成的抗静电母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同创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同创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1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