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指令的主站AGC机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0624.6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8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孙荣富;卓峻峰;马锁明;尚学伟;崔正湃;王赞;王若阳;赵林;崔慧军;余建明;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符浩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指令 agc 机组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简称AGC)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指令的主站AGC机组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调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规模的增长,电网调度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主要依赖人工判断的传统调度模式将逐步难以适应。因此,自动发电控制应运而生,它控制着机组的有功出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电力需求,并使整个电力系统处于安全、优质、经济的运行状态。
在电网中,发电机组类型多样,性能各异,难以采用统一的模式进行控制,传统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虽然已提供多种控制模式,但对于机组实际运行中的特性未能充分考虑,因此仍然不能完全适应电网调度运行的需要。运行中机组的响应时间和调节速率在不同情况下可能有所不同,而电网调节需求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机组调节需求也随之变化。采用目前常规的AGC控制模式,由于未考虑机组自身的实际运行工况,很容易出现机组AGC指令频繁上下调节和机组出力跟踪指令性能较差的情况。这样不仅制约了机组参与电网调节的能力,也对电网的总体控制性能不利。
如图1所示,机组的期望发电功率(目标出力)由基本功率和调节功率组成,对于主站AGC机组i,其目标出力Psi的计算公式为:
Psi=Pbi+Pri
其中:Pbi为主站AGC机组i的基本功率(也称为基点),Pri为主站AGC机组i的调节功率。
主站AGC机组的期望功率经过安全校核后作为控制指令下发到机组执行。主站AGC机组的基本功率由调度人员设定的基本功率模式给出,主站AGC机组的调节功率由AGC控制策略得出,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主站AGC机组。
常用的主站AGC机组基本功率模式如下:
(1)实时功率:机组的基本功率取当前的实际出力。
(2)计划功率:机组的基本功率由电厂或机组的发电计划确定。
(3)人工基荷:机组的基本功率为当时的给定值。
(4)等调节比例:将该类机组的总出力按相同的上(下)可调容量比例进行分配,得到各机组的基本功率。
上述基本功率模式中,实时功率模式容易造成机组指令跟随机组实际出力的波动而波动;计划功率模式和人工基荷模式下机组的调节受制于计划值和人工设定的基点值,不能满足电网调节需求的大幅变化;等调节比例模式未考虑各主站AGC机组间的性能差异。其它不常用的基本功率模式也都存在上述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主站AGC机组控制性能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指令的主站AGC机组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指令的主站AGC机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每个控制周期中,主站AGC机组获取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实时数据,计算区域控制偏差,并进一步计算得到区域的调节功率需求;
2)可调的主站AGC机组获取调节功率需求,以所述主站AGC机组上一个周期的AGC指令为基点,叠加上本周期所分配的调节功率需求,得到所述主站AGC机组的目标出力;
3)将所述目标出力进行安全校核后,作为AGC指令下发到各主站AGC机组执行。
其中较优地,在每个控制周期中,根据主站AGC机组出力的变化情况评估机组跟踪控制指令的能力:若机组出力与AGC指令的偏差较小,未超出预定门槛值,则认为机组的出力正常跟踪AGC指令;若机组出力与AGC指令的偏差逐步增大,且偏差超过预定门槛值,则判定机组不跟踪AGC指令;
其中较优地,在每个控制周期中,若电网调节需求正负方向发生变化,则将机组当前出力作为本周期调节的基本功率,调节功率为0,以避免反调;
其中较优地,在每个控制周期中,若经过判定机组不跟踪上一个周期的AGC指令,则将机组当前出力作为本周期调节的基本功率,避免机组出力与AGC指令的偏差无限增大;
其中较优地,若判定机组不跟踪AGC指令的次数超过一定限值,则将该机组挂起,不再进行调节;统计单位时间内机组出现不跟踪情况的次数,实现对各个机组的跟踪性能的客观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06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