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腊梅龙井茶的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59978.9 申请日: 2014-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4322844B 公开(公告)日: 2018-10-12
发明(设计)人: 董俊杰;罗龙新;钱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聚芳永控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40 分类号: A23F3/40
代理公司: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代理人: 李悦;齐文剑
地址: 310024 浙江省杭州市***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腊梅 龙井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腊梅龙井茶的制作方法,其制作步骤包括制作茶坯、调香、窨花、提花、香气包埋与湿坯复火等步骤。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中,龙井茶坯经过瞬间高压膨化破壁处理后,改善了炒青绿茶结构紧致而导致的弱吸附力缺陷,提高了其物理吸附能力即高效吸附腊梅花香。并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采用珠兰花打底,使得珠兰花隽永浓烈的香气与炒青绿茶浓郁的板栗香协调融合,能更好的衬托腊梅花香的清新淡雅;不仅使腊梅花水分得到很好的蒸发,还使花香却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提高花茶的香气鲜灵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腊梅龙井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花茶是以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根据其所用的香花品种不同,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珠兰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明朝顾元庆(1564-1639年)《茶谱》的“茶诸法”中对花茶窨制技术记载比较详细:“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皆可作茶。”

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是我国特有的资源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传统应用领域主要在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腊梅花香气清新淡雅,沁人心脾,是理想的窨制花茶的材料。近年来,利用茶叶的吸附原理以及腊梅的吐香性能已开发出腊梅花茶,主要是对腊梅花茶的加工工艺和窨制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腊梅资源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领域。

中国专利申请CN101336663A和CN101011092A对以烘青绿茶为茶基的腊梅花茶的制作工艺做了系统性的研究。传统花茶窨制技术理论认为,花茶窨制过程中茶坯的吸香作用是物理吸附作用,茶叶对香花的吸水、吸香能力主要决定于茶叶本身的干燥程度、表面积大小以及与香花的接触距离;因炒青绿茶本身的工艺特征导致且茶坯表面积相对较小,尤其是龙井茶,增加了窨制工艺的难度,不利于花茶品质的形成,因此何能提高茶坯自身吸附能力的是至关重要的。此外,炒青工艺的绿茶本身带有浓郁的板栗香,窨花后容易与芬芳的花香不协调,目前也没有公开怎样协调两种花香的方案。

腊梅花茶加工过程中湿坯复火的技术性很强,它既要蒸发多余的水分,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香气。中国专利申请CN101011092A中利用冷冻干燥技术,使复火温度控制在-10℃-30℃以实现冷冻干燥;然而研究表明冷冻干燥技术在温度50℃以下,在实际应用中物料烘干时间过长能耗浪费大而且效率极低,不适宜产业化;而传统热风烘干式复火工艺,以75~85℃长时间烘干,易导致腊梅花茶茶叶色泽黄变,影响茶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在于提供一种腊梅龙井茶的制作方法,协调两种花香,并使水分得到很好的蒸发的同时花香却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提高花茶的香气鲜灵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腊梅龙井茶的制作方法,其制作步骤如下:

1)制作茶坯:以当年四月龙井茶树品种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原料,按照龙井茶的炒制工艺进行青锅后将青锅叶放入膨化机中,加热至压力达5个大气压,再瞬间降低压力至常压,破碎茶叶细胞壁,然后加工成清香型龙井绿茶,并通过圆筛机和风选机精制,去除茶叶中的片、末、梗和夹杂物,控制茶叶含水量在5%以下,入冷库中保鲜贮藏,即得茶坯;

2)调香:将当年五月盛开的珠兰花进行折枝及清洁处理后,按照珠兰花窨花茶坯的重量百分比为10%计算配花量,将珠兰花与步骤1)的茶坯均匀混合,20℃恒温放置15-25小时后,得到调香茶坯;

3)窨花:当年12月~次年1月选择素心品种的腊梅花,晴天采摘盛花期饱满均匀的花朵,自然摊放3-5小时散热,去除枝叶、花柄杂质等清洁处理后与调香茶坯充分混匀,进行分级窨制;

4)香气包埋与湿坯复火:将步骤3)经过分级窨制后的茶叶均匀喷施β-环糊精溶液后静置,然后以远红外低温真空干燥设备干燥,得到干燥茶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聚芳永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聚芳永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99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