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蔬菜压汁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59107.7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3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田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圣伟 |
主分类号: | A23N1/00 | 分类号: | A23N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何龙其 |
地址: | 2217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蔬菜 压汁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在蔬菜加工过程中用于蔬菜压汁的机器。
背景技术
采收后的蔬菜仍是活的有机体,在贮藏期间继续进行着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呼吸作用。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蔬菜中含有的糖、淀粉和酸等有机物质因被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而不断消耗。同时,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极为有利的条件;而微生物的活动,又是蔬菜败坏的主要原因。此外,蔬菜的生产是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的,将旺季过剩的新鲜蔬菜和一些地区的特产蔬菜进行适当的加工,有利于调节蔬菜生产的淡旺季和不同地区蔬菜市场的需求。
蔬菜的加工涉及到多种方法,主要有罐藏、干制、腌制等方法。蔬菜的罐藏是将清洗、去皮、切分和热烫等预处理蔬菜装入马口铁罐、玻璃瓶等能密封的容器中,排除部分空气、密封和杀菌后,使原来存在于蔬菜中的微生物致死或抑制其生长,以较长期地保存蔬菜的方法。干制是利用热能使蔬菜脱水,即采用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使蔬菜中可溶性物质的浓度提高到微生物难以利用程度的加工方法。
上述的各种方法中,都需要涉及到将蔬菜中压汁脱水的过程,这种压汁不同于一般的烘干脱水,而是将蔬菜中的水分适当地去除一些,是在蔬菜进行腌制、烘干或罐藏之前的必经程序。
现有的蔬菜压汁的方法需要人为地将适量待压汁蔬菜加入压汁机,等压汁机工作完后,取出蔬菜重新换一拨蔬菜进去压汁,依次重复,这样的工作模式繁琐且连续性不佳,对生产效率有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蔬菜压汁机,用于解决现有的蔬菜压汁机连续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蔬菜压汁机,包括输送仓和挤压仓,所述输送仓为长直的筒状杆,输送仓内部设有配套的螺旋杆,输送仓一头设置有进料口,挤压仓的一端位于输送仓的另一头,挤压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挤压仓的另一端为干蔬菜出口,所述干蔬菜出口设置有可活动式闸门。
作为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述挤压仓为圆台形且与输送仓相连的一头较大。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蔬菜压汁机,根据工作效率在进料口处设置好进料的速度,将闸门处关闭好,随着螺旋杆的旋转,蔬菜被带到挤压仓中,随着蔬菜的不断增多,蔬菜汁被挤压出来并从出水孔中流出,在挤压仓中剩余较为干燥的蔬菜,适时开启闸门,蔬菜被螺杆推送出来,然后关闭阀门,则重复进行后续的挤压工作;进一步的,可活动式闸门可以控制开闸门的大小,这样可以调节蔬菜压汁的多少,闸门开小些,蔬菜压汁较多,闸门开大些,蔬菜压汁较少即可从出口处被挤出,灵活性高;
利用本装置,只要在进料和取料两个环节设置好速度,整个工作过程完全可实现连续工作,节省停机放料取料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是一种蔬菜压汁机,包括输送仓2和挤压仓4,所述输送仓2为长直的筒状杆,输送仓2内部设有配套的螺旋杆3,输送仓2一头设置有进料口1,挤压仓4的一端位于输送仓2的另一头,并且挤压仓4为圆台形且与输送仓2相连的一头较大,挤压仓4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5,挤压仓4的另一端为干蔬菜出口,所述干蔬菜出口设置有可活动式闸门6。
螺旋杆3在旋转过程中可将蔬菜带至挤压仓4内,并且不会像推进式的挤压头导致蔬菜在输送仓内堆积而需要使用较大的推力,螺旋杆3式的推送方式可以平稳地进行输送;蔬菜在挤压仓4内随着行程的增大,挤压仓4变小,压力越大,出汁能力加大,可活动式闸门6的开启时间以及开启大小都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自行调节;挤压仓4的干蔬菜出口处可以放置容器盛放干蔬菜,整个过程人工得到解放,生产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圣伟,未经田圣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9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