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流管以及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7968.1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4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陆向迅;吴广生;刘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5B3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新华 |
地址: | 314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管 以及 换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流管和换热器。集流管包括:轴向延伸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通过隔壁分隔开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其中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用于与换热管连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流管和换热器,集流管可以起到中间混合,收集再分配的功能;集流管可同时连接多个方向的换热管,组成不同的换热器模块,适用不同的应用环境;相对于常规换热器,减少了集流管的个数,降低了成本;使用不同的换热管翅片组合,在不同的冷媒相态变化段使用不同的流道参数,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流管以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进出口管,集流管,扁管,以及翅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集流管以及具有该集流管的换热器,由此例如集流管可以起到中间混合,收集再分配的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集流管以及具有该集流管的换热器,由此例如集流管可以同时连接多个方向的换热管,组成不同的换热器模块,适用不同的应用环境。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集流管以及具有该集流管的换热器,由此例如相对于常规换热器,减少了集流管的个数,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集流管以及具有该集流管的换热器,由此例如可以使用不同的换热管翅片组合,在不同的冷媒相态变化段使用不同的流道参数,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流管,该集流管包括:轴向延伸的腔体,所述腔体包括通过隔壁分隔开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其中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用于与换热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第一腔体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并通过设置在隔壁中的开口与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流体连通,使制冷剂从第二腔体经过第一腔体流到第三腔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第一腔体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的上游或下游,并通过设置在隔壁中的开口与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流体连通,使制冷剂从第一腔体分别流到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或从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分别流到第一腔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腔体还包括通过隔壁分隔出的至少一个第四腔体,其中第四腔体用于与换热管连接,第一腔体在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上设置在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的上游或下游,并通过设置在隔壁中的开口与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流体连通,使制冷剂从第一腔体分别流到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或从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分别流到第一腔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腔体还包括通过隔壁分隔出的第四腔体,第一腔体通过设置在隔壁中的开口与第二腔体流体连通,第四腔体通过设置在隔壁中的开口与第三腔体流体连通,并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流体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集流管由多个轴向延伸的单独的部件构成,在横截面上观看时,所述多个轴向延伸的单独的部件包括:U形的第一壁部分;由两个短分壁和两个长分壁组成的四边形的第二壁部分;以及倒U形的第三壁部分,第一壁部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壁部分的一个长分壁的两端连接,形成第二腔体;第二壁部分的内腔形成第一腔体;以及第三壁部分的两端分别与四边形的第二壁部分的另一个长分壁的两端连接,形成第三腔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横截面上观看时,四边形的第二壁部分具有设置在第二壁部分的内腔中的与两个长分壁的中部连接的第二壁部分隔壁,第二壁部分隔壁将第二壁部分的内腔分隔成两个第一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未经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7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