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气处理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57344.X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7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奇;代毕龙;陈铁华;许春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芒市海华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0;B01D46/3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78400 云南省德宏傣***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实验室 废气 处理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化学实验室废气的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资源的、环境的代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以及对生活标准要求的提高,社会对环境污染越来越关注,因此,只有清洁的发展,环境友好的发展才符合我国未来的需要。
在我国,燃料燃烧、工业废气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到现在,这些污染已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很多地方的工厂、实验室,废气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有的企业或工厂,虽然对废气采取一定的处理方式,但并未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即使是一些发达地区的实验室,所排放的废气也常常只是在简单的通分橱内处理后就排放,在边远地区,一些大型的化工厂、冶炼厂、实验室,则根本没有对废气作任何处理,这对员工和当地百姓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后果极其严重。
综上所述,目前普遍的废气处理方式已经不符合国家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民健康的需求,因此,发展一种安全卫生清洁的废气处理工艺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除粉尘、酸性、碱性、中性可溶和不可溶废气在内的可达到污染气体零超标化学实验室废气的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学实验室废气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流程:
海绵除尘:将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气通入内附海绵的通风橱中,通过海绵将废气中所含的尘埃固体颗粒除去;
一级喷淋:海绵除尘后的废气,导入至碱液逆流喷淋塔中,用质量浓度10%的NaOH或同等碱度的Ca(OH)2溶液喷淋,以除去大部分可行的酸性、中性、碱性气体;
二级喷淋:一级喷淋后的废气,导入二级碱液逆流喷淋塔中,用质量浓度10%的NaOH或同等碱度的Ca(OH)2溶液喷淋,则酸性气体因碱液中和作用,已经基本除去,中性和碱性可溶气体同样基本溶解;
活性炭吸附:将上述处理后的气体,通过离心风机导入高效活性炭吸附塔中,经过高效活性炭的吸附,将污染性废气基本除尽。
检测排放:取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的废气测试,如果废气中相关成分达到排放标准,则进行排放,如果检测不达标,则通过离心风机导入一级碱液逆流喷淋塔,循环除杂,直至检测达标后排放。
本发明的化学实验室废气的处理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内含海绵的通风橱、第一碱液逆流喷淋塔和第二碱液逆流喷淋塔,碱液循环池、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第一离心风机和第二离心风机、高效活性炭吸附塔;内含海绵的通风橱连接第一碱液逆流喷淋塔,第一碱液逆流喷淋塔通过第一离心风机与第二碱液逆流喷淋塔连接,第一碱液逆流喷淋塔和第二碱液逆流喷淋塔分别通过第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与碱液循环池连接,第二碱液逆流喷淋塔通过第二离心风机与高效活性炭吸附塔连接,高效活性炭吸附塔连接到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又与第一碱液逆流喷淋塔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方法包括两次碱液逆流吸附塔,可将酸性、碱性和中性可溶气体除得更彻底,加设高效活性炭吸附塔,能将不溶性余气处理得更干净。通过多层级循环处理和及时的检测监控,可实现污染性气体的零超标排放。利用碱性吸收剂具有较高的溶解度、不存在系统中结垢堵塞问题、吸收能力高以及吸收剂在洗涤过程中不挥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化学实验室废气处理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气,经过内附海绵的通风橱1,通过海绵的吸附作用出去废气中所含的粉尘;经海绵除尘后的气体,导入至一级碱液逆流喷淋塔2中,通过循环泵4,将碱液贮存池3中的质量浓度10%的NaOH溶液从一级碱液逆流喷淋塔2顶端喷淋(阶段性添加NaOH量确保质量浓度10%),除去大部分酸性气体和可溶碱性中性气体;余气经由风机5导入二级碱液逆流喷淋塔7中,通过与一级碱液逆流喷淋塔2同样的处理方式,除去余气中更多的可溶性气体;剩余的气体经离心风机8导入高效活性炭吸附塔9中让高效活性炭吸附,对经过高效活性炭吸附的气体取样检测,达标后即排放,不达标则经过循环风机10抽风至一级逆流喷淋塔2中,进行循环处理,直至检测合格后排放,经过这种循环处理和及时检测监控,可达到污染性气体排放零超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芒市海华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芒市海华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73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