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54477.1 | 申请日: | 2009-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2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登;道海雄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6;H01Q1/40;H01Q7/00;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俞丹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工序简单、在供电部与发射电极之间发生连接不好的可能性较小的天线及包括所述天线的无线IC器件。天线(20)包括在绝缘体基板(1)的主面(11)上设置的发射电极(2)、与发射电极(2)相对配置的接地电极或相对电极、以及通过连接部(13)与发射电极(2)相连接的磁场电极(7)。磁场电极(7)由线状电极(5)、(6)构成,从由该线状电极(5)、(6)的另一端(8)、(9)构成的供电部(10)通过磁场电极(7)对发射电极(2)供电。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天线及无线IC器件”、国际申请日为2009年11月17日、申请号为200980141545.1(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9/06948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设备,特别涉及用于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系统的天线及无线IC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物品的管理系统,正在开发一种RFID系统,该RFID系统以利用了电磁场的非接触方式,在产生感应磁场的读写器、和贴在物品上并储存规定信息的IC标签(下面称为无线IC器件)之间进行通信,以传送规定信息。
用于该RFID系统的无线IC器件包括对规定无线信号进行处理的无线IC芯片、以及收发无线信号的发射电极图案,已知有例如国际公开号WO2007/083574(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无线IC器件。而且,在文献1中,作为发射电极图案的实施例,揭示了包括贴片电极的结构。
但是,在包括上述贴片电极的发射电极中,需要将用于对贴片电极进行供电的供电引脚(feeder pin)配置在例如绝缘性基板的内部,或者在基板的侧面形成供电用电极,存在的问题是:供电部难以形成,制造工序变复杂,或者在电介质基板边缘端部与发射电极发生连接不好等。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号WO2007/083574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工序简单、在供电部与发射电极之间发生连接不好的可能性较小的天线及包括所述天线的无线IC器件。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绝缘体基板的一个主面上形成的发射电极;与所述发射电极相连接的磁场电极;以及与所述磁场电极相连接的供电部,所述发射电极配置在所述磁场电极的周围。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绝缘体基板的一个主面上形成的发射电极;接地电极,该接地电极配置在所述绝缘体基板的另一主面侧以与所述发射电极相对;与所述发射电极相连接的磁场电极;以及与所述磁场电极相连接的供电部。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绝缘体基板的一个主面上形成的发射电极;相对电极,该相对电极配置在所述绝缘体基板的另一主面上以与所述发射电极相对,且通过电容与所述发射电极进行耦合;与所述发射电极相连接的磁场电极;以及与所述磁场电极相连接的供电部。在该天线中,也可以还包括与所述相对电极相对配置的接地电极。
在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方式的天线中,在发射电极与供电部之间包括起到作为天线的作用的磁场电极。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不需要以往的贴片天线所需的供电引脚和侧面电极,能简化天线的制造工序,并且,也提高发射电极和供电部的连接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无线IC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天线和无线IC,对无线IC进行配置,以与供电部进行耦合。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用简单的制造方法制作小型的无线IC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4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