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溶剂连续酶解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53409.3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8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燕;吴啟旋;李波;陈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C12N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孙菊梅 |
地址: | 518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连续 制备 甘油二酯 方法 | ||
1.一种无溶剂连续酶解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油脂原料和甘油搅拌混合后,通过装有固定化脂肪酶的玻璃柱连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50~60℃,得到含有甘油二酯的混合产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连续酶解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脂肪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配制脂肪酶缓冲溶液:以脂肪酶为原料,按照脂肪酶的质量:缓冲溶液体积比为lg:0.5-1.5L的比例,将脂肪酶加入缓冲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其中,所述的缓冲溶液为pH值6.0-9.0的磷酸氢二钾与磷酸二氢钾混合缓冲溶液;
(2)制备固定化脂肪酶:以树脂为载体,按照树脂质量:脂肪酶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25g:50-350mL的比例,先将树脂加入到脂肪酶缓冲溶液中,搅拌吸附1-3小时后在真空过滤器中过滤,收集滤出树脂得到固定化脂肪酶即所述脂肪酶固载在树脂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溶剂连续酶解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是大孔树脂、环氧树脂、伯胺基树脂、季胺基树脂、叔胺基树脂、 羟基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连续酶解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原料为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米糠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连续酶解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原料与甘油质量之比为25g: 0-5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连续酶解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原料和甘油的混合物以逆流方式泵入到准备好的固定化脂肪酶玻璃柱中进行反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连续酶解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柱的高径比均为5-8;固载脂肪酶后的树脂的装填量为0.1-0.3g/cm3;控制油脂原料和甘油混合物的泵入速度为固定化脂肪酶玻璃柱体积mL的2-6倍/小时,进行连续水解反应10-35小时,收集固定化脂肪酶玻璃柱底端的流出液即甘油二酯的混合产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连续酶解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甘油二酯的混合产物进行分子蒸馏,经过一次分子蒸馏得到轻相高纯度甘油二酯产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溶剂连续酶解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蒸馏后的分子蒸馏重相含有未反应的油脂和脂肪酸,采用直接酯化法将脂肪酸转化为脂肪酸单酯,采用分子蒸馏分离出脂肪酸单酯,剩余油脂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34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