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换向结构及其换向误差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0743.3 | 申请日: | 2014-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9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凤举;孙海涛;吴佳灵;逯军;唐永欣;任闽;何小兵;王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G01F17/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莫丹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换向 结构 及其 误差 测定 方法 | ||
1.一种流量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储水罐(1),以及并联设置的压力容器二(16)、压力容器一(9)和贮箱(6);储水罐(1)的出水管路上依次设置变频泵(2)和标准流量计(3);
该储水罐(1)的出水管路被分成两个支路,分别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其中,第一支路上设置换向阀二(15),第一支路与压力容器二(16)入口连接;第二支路上设置换向阀一(4),然后第二支路再次被分为两个支路即第三支路与第四支路,在第三支路与第四支路上分别设置阀门二(14)和阀门一(5),第三支路与压力容器一(9)入口相连,第四支路与贮箱(6)入口相连;
压力容器一(9)放置在电子秤(11)上;在压力容器一(9)上方管路设有背压阀一(8),压力容器一(9)下部出口管路上设置阀门三(10);
在压力容器二(16)上方管路设有背压阀二(12),压力容器二(16)下部出口管路上设置阀门四(13);
在贮箱(6)的出口管路上设置阀门五(7)。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换向结构的流量换向误差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确定贮箱(6)加注时开始加注与结束加注的液位点,计算两个换向状态时换向阀一(4)后的静态压力P0和P1;
(b)分别调整压力容器二(16)和压力容器一(9)内的水位,使其淹没入口即可;
(c)分别向压力容器二(16)和压力容器一(9)内充气至内部气压略大于P0为止;
(d)分别调整压力容器二(16)和压力容器一(9)内上方的背压阀二(12)和背压阀一(8),将其前压整定至P0;
(e)打开换向阀二(15),使换向阀一(4)处于关闭的位置,关闭阀门二(14)、阀门一(5)、阀门三(10)、阀门四(13)和阀门五(7);
(f)启动变频泵(2),使系统调整流量至实际贮箱(6)加注时的流量Q,此时水流流向压力容器二(16),电子秤(11)清零;
(g)待流量稳定后,使换向阀一(4)打开,同时联动换向阀二(15)关闭,系统按照与实际加注相同的计数方式开始计时,水流流向压力容器一(9);
(h)调整压力容器二(16)和压力容器一(9)内部水量或气量并调整背压阀二(12)和背压阀一(8)使压力稳定至P1;
(i)向压力容器一(9)内注水t11时间后,使换向阀一(4)关闭,同时联动换向阀二(15)打开,按照与实际加注相同的计数方式停止计时,并使水流流向压力容器二(16),记录电子秤读数B11,流量计(3)脉冲数N11;
(j)在与t11大致相同的测量时间内,操作换向器m次换向,m>=10,再进行一次测量,记录电子秤读数B21,测量时间t21和流量计(3)脉冲数N21;
(k)将第(i)和第(j)两次测量作为一组试验,重复试验n组,n>=10,记录B1i、B2i、t1i、t2i、N1i及N2i(i=1,2,…,n);利用公式(1)和(2)计算出在该种换向状态下的换向误差Δ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量换向误差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换向器m次换向期间,每次换向之前均要调整压力容器二(16)和压力容器一(9)内部水量或气量并调整背压阀二(12)和背压阀一(8),使两换向阀后压力在换向压力容器一(9)之前稳定至P0,在换向压力容器二(16)之前稳定至P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07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凑型光栅色散光谱成像仪
- 下一篇:状态感应式智能料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