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8730.2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3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泽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5/64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延容 |
地址: | 2154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革 用耐黄变 油皮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革用表面处理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合成革后段工艺的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本发明同时涉及该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革表面处理剂可以根据产品的类别进行表面涂饰,其可以改善合成革的亮度、色泽以及手感,使合成革更加接近真皮。然而,随着消费者对皮革表面的色泽和手感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增加合成革的亮度及手感,同时要求合成革色泽清晰,富有弹性等。而现有的表面处理剂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合成革的美感及手感日益增加的要求,因此急需一种可以使合成革光泽自然,色泽清晰,亮度极佳,油感通透感强,综合效果佳的处理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及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所公开的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包含以下组分:改性聚氨酯、丁酮、耐黄变有机硅油。
所述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各组分的配比如下:改性聚氨酯80-82重量份,丁酮15-17重量份,耐黄变有机硅油1-2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各组分的配比如下:改性聚氨酯80重量份,丁酮15重量份,耐黄变有机硅油1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的各组分的配比如下:改性聚氨酯82重量份,丁酮17重量份,耐黄变有机硅油2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的各组分的配比如下:改性聚氨酯81重量份,丁酮16重量份,耐黄变有机硅油1.5重量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按配方将部分改性聚氨酯、丁酮、耐黄变有机硅油搅拌均匀;
2)在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剩余的改性聚氨酯搅拌均匀后即可。
本发明所提供的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的制备方法中,所制得的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的各组分配比如下:改性聚氨酯80-82重量份,丁酮15-17重量份,耐黄变有机硅油1-2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的制备方法的所有步骤均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组成耐黄变油皮树脂的各组分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用此种处理剂做出的革光泽自然,色泽清晰,亮度极佳,油感通透感强,综合效果佳;
2、该耐黄变油皮树脂适用范围广,可根据需求进行二次研发;
3、将该耐黄变油皮树脂在现有合成革生产线上应用,工艺简单,是后段印刷的一种新型材料无需改变生产设备增加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由以下配比的组分组成:改性聚氨酯80重量份,丁酮15重量份,耐黄变有机硅油1重量份。
上述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的制备方法是:在常温常压下,按配方将60重量份的改性聚氨酯以及15重量份的丁酮、1重量份的耐黄变有机硅油搅拌均匀;在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剩余的20重量份的改性聚氨酯搅拌均匀后即可。所得到的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的性能指标见表1。
上述制备过程中所采用的搅拌、混合等方法均为本领域内惯用的方法。
实施例2
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由以下配比的组分组成:改性聚氨酯82重量份,丁酮17重量份,耐黄变有机硅油2重量份。
上述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的制备方法是:在常温常压下,按配方将42重量份的改性聚氨酯以及17重量份的丁酮、2重量份的耐黄变有机硅油搅拌均匀;在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剩余的40改性聚氨酯搅拌均匀后即可。所得到的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的性能指标见表1。
上述制备过程中所采用的搅拌、混合等方法均为本领域内惯用的方法。
实施例3
合成革用耐黄变油皮树脂由以下配比的组分组成:改性聚氨酯81重量份,丁酮16重量份,耐黄变有机硅油1.5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泽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泽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8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