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致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8419.8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6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雅也;石川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6B1/04 | 分类号: | B06B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致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振动的振动致动器。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包括将通信功能中的信号接收及警告功能等的动作开始、结束时的信号发送等信号发生通过无声的方式传送到携带者的振动产生功能,这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在设备内包括振动致动器。
虽然知晓有各种机构,但振动致动器作为内置在小型的便携电子设备中的构件,已知具有如下基本结构:使磁体在卷绕有线圈的筒体(绕线管)内沿着一个轴向振动,且将配重与上述磁体连接来构成可动件,并沿一个轴向对上述可动件进行弹性支承(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61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实开平5-60158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包括沿振动方向的引导轴,使上述引导轴贯穿可动件,以使可动件沿引导轴振动,来确保稳定的振动。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在振动的稳定性及掉落冲击的耐受性上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由于需要在构成可动件的磁体和配重上形成用于供引导轴穿过的通孔,因此,在磁体的孔加工上耗费成本,由于在配重上形成通孔,会使重量减少,因此,为了获得所希望的重量,需要使配重的直径及长度增大。
与此相对的是,在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技术中,由于不具有将可动件的振动沿一个轴向引导的引导轴,而是通过筒体的内表面对可动件进行引导的结构,因此,存在可动件与筒体的内表面接触而产生声音这样的问题。由于便携电子设备的振动产生功能的目的在于将信号产生通过振动使携带者感知,以代替通过声音传递到携带者,因此,要求尽量抑制振动时产生声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课题的一例。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致动器,该振动致动器通过形成为不具有将可动件的振动沿一个轴向引导的引导轴的结构,从而能节省磁体的孔加工成本且能使配重小型化,同时能抑制振动时产生声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是说明书中记载的几个发明中的、包括以下结构的部件。
振动致动器包括:绕线管,该绕线管供线圈卷绕,并在内侧具有沿一个轴方向的振动空间;外框体,该外框体覆盖所述线圈,并使所述振动空间沿一个轴方向延伸;可动件,该可动件具有磁体和配重件,其中,所述磁体在所述绕线管内振动,所述配重件与所述磁体的所述一个轴方向的一端侧连接并在所述外框体内振动;以及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对所述可动件的所述一个轴方向的振动进行弹性支承,在与所述外框体的内表面相对的所述配重件的外周面上固定有树脂层,在所述树脂层与所述外框体的内表面之间夹有油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中的可动件的具体例的说明图(图2(a)为立体图,图2(b)为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中的可动件的配重件的具体例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振动致动器
2 线圈
2A 第一线圈
2B 第二线圈
3 磁体
4 配重件
40 第一配重件
40A 外周面
41 第二配重件
41A 外周面
5 可动件
6 绕线管
6A 内表面
7 外框体
7A 内表面
7B 支承突起
8 弹性构件
8A 第一弹性构件
8B 第二弹性构件
9 盖体
9A 支承突起
10 (10A、10B)轭部
11 树脂层
11A 热收缩管
12 油层
13 加强板
20 (20A、20B)端子
100 便携式电子设备
P 振动轴
M1、M2 振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84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压紧筛网的装置
- 下一篇:复合件的喷漆方法、喷漆设备及喷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