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横梁转角检测的柔性夹板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7459.0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9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军;陶程杰;项前;李彩云;武永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22 | 分类号: | G01B2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横梁 转角 检测 柔性 夹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测试不同规格的梁柱节点横梁转角的夹板及采用该夹板的测试方法,适于在不同位置固定传感器并且方便在横梁上锁紧与拆卸。
背景技术
梁柱节点是钢结构立体货架的关键构件之一,它为货架提供了沿巷道方向的主要刚度,其力学性能的优劣决定了货架设计的可靠性。在实际工程案例当中使用的梁柱节点连接所具有的刚度,不是完全的刚接或理想铰接,而是处于二者之间,即所谓的半刚性连接。按照完全刚性则夸大了节点约束的作用,偏不安全;按理想铰接分析则忽略了节点约束的有利作用,偏于保守。梁柱节点的性能评估及其结构优化对钢结构货架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钢结构立体货架半刚性值的分析,需要精确计算与梁柱节点关联的横梁偏转角度,且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梁柱节点以及横梁组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测试不同规格的梁柱节点横梁转角的夹板及采用该夹板的测试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横梁转角检测的柔性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在板体的中部设有能容纳任意尺寸横梁的方孔,在板体位于方孔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部分上分别设有一螺栓支架,在每个螺栓支架内分别旋入有一根螺栓,由四根螺栓将板体与穿入其内的横梁锁紧,在板体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一组固定孔组。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的柔性夹板的横梁转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第一步、将横梁自柔性夹板的方孔内穿入后,旋紧四根螺栓使得柔性夹板与横梁锁紧锁紧;
第二步、将传感器四根可自由伸缩的杆分别连接于柔性夹板上、下、左、右、四个位置处的固定孔组中的任意一个孔中,每根杆均与柔性夹板相垂直;
第三步、通过传感器的四根杆分别读取得到夹板上部左侧偏转距离L11、夹板上部右侧偏转距离L12、夹板下部左侧偏转距离L21及夹板下部右侧偏转距离L22,则有,横梁转角式中,L1为夹板上部偏转距离,L2为夹板下部偏转距离,H为柔性夹板上部边缘与下部边缘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能同时很方便的垂直连接传感器,能自由选择固定在横梁的不同位置,还可以适应以后传感器更换或者压板大小的变化,并且采用多路检测,使得测量值精度更高以及使用寿命长、易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横梁转角检测的柔性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计算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横梁转角检测的柔性夹板,包括板体,在板体的中部设有方孔5。方孔5的长度及宽度比现有的最大的梁柱节点横梁的长度及宽度大2mm左右,使得所有规格的梁柱节点横梁均能够从方孔5中穿过。在板体位于方孔5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部分上分别设有一螺栓支架4,在每个螺栓支架4内分别旋入有一根螺栓2。当柔性夹板套在横梁上后,顺时针旋转四根螺栓2可以将柔性夹板锁紧固定在横梁上,反方向旋转螺栓2则可以将其与横梁松开并从横梁上取出来。在板体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一组固定孔组。每组固定孔组包括三排固定孔,每排固定孔包括三个固定孔,每个固定孔均不贯穿。
结合图3,在图3中A为柔性夹板初始位置,B为柔性夹板最终位置,采用上述柔性夹板的横梁转角检测方法的步骤为:
第一步、将横梁自柔性夹板的方孔5内穿入后,旋紧四根螺栓2使得柔性夹板与横梁锁紧锁紧;
第二步、将传感器四根可自由伸缩的杆分别连接于柔性夹板上、下、左、右、四个位置处的固定孔组中的任意一个孔中,每根杆均与柔性夹板相垂直;
第三步、通过传感器的四根杆分别读取得到夹板上部左侧偏转距离L11、夹板上部右侧偏转距离L12、夹板下部左侧偏转距离L21及夹板下部右侧偏转距离L22,则有,横梁转角式中,L1为夹板上部偏转距离,L2为夹板下部偏转距离,H为柔性夹板上部边缘与下部边缘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74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