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处理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7342.2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0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K1/16;C12R1/225;C12R1/01;C12R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地址: | 03003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处理 生态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秸秆微生态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处理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约6.5亿吨,其中玉米秸秆占36.7%,这些秸秆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秸秆作为草食家畜饲料利用的数量大约有2亿吨,约占秸秆总量的30%,大量的秸秆在田间被焚烧掉,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又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尽管党和政府一直很重视秸秆资源作为饲料的利用率问题,秸秆直接用作饲料仍存在有诸多问题:(1)适口性差、消化时间长,木质素作为秸秆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难于被一般微生物分解;(2)消化率低,厌氧微生物分泌的酶也难以将其降解;(3)含氮量和有效能量低,粗蛋白一般低于4%,使得秸秆类饲料不能被充分利用。因此,虽然秸秆可以作为动物饲料中粗料的来源,但直接喂养价值不高。虽然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寻找降解秸秆木质素的最佳途径,但研究还是集中于物理和化学处理、酶解和生物发酵等方法,深入进行秸秆分解菌的鉴定和筛选工作较少,而如果能有效利用自然界中的秸秆分解菌,将大大降低开发秸秆饲料的成本,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对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有技术一的技术方案,目前,我国大多玉米青贮采用自然发酵方式。
现有技术一的缺点:
很多不稳定的因素限制了青贮的发酵效果。生产实践中由于没有严格控制青贮在发酵贮藏过程中所需的厌氧环境以及在取用过程中未能妥善管理,往往造成青贮饲料的有氧腐败。特别是当青贮饲料开窖接触到空气后,就会促进酵母菌、霉菌及一些好氧细菌的生长繁殖,青贮料的温度及pH值随之升高,青贮开始腐败。同时,由于腐败菌的生长繁殖也会造成青贮饲料营养物质的严重损失,降低青贮饲料的品质。青贮过程中玉米秸秆的霉变问题,特别是青贮窖底部和四周的玉米秸秆有氧稳定性差,已成为长期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每年由于玉米青贮的腐败问题而导致大量的损失。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玉米在青贮发酵进程及有氧稳定性对于保证青贮饲料的品质,减少青贮营养损失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我国青贮技术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都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现有技术二的技术方案,纵观当前国内外对青贮乳酸菌添加剂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单纯的改善青贮发酵品质或以牺牲青贮发酵品质为代价提高青贮有氧稳定性方面,而同时提高青贮发酵品质与青贮有氧稳定性两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尤其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十分少见,这可能是由于青贮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之间“鱼与熊掌”的关系所致。
现有技术二的缺点
传统的微生物添加剂多为同型发酵乳酸菌。同型发酵产生乳酸菌更多的乳酸,青贮pH下降快,但不利于青贮玉米有氧稳定性的提高:同型发酵乳酸菌如植物乳杆菌,能提高乳酸/乙酸比值,不提高有氧稳定性(D.H.Kleinschmit等,2005);而异型发酵乳酸菌,其中研究较多的是抑制二次发酵菌,能抑制酵母菌、霉菌等杂菌的活性,并使乳酸生成乙酸和1,2-丙二醇,通过产生高剂量的乙酸,提高青贮玉米的有氧稳定性。但L.buchneri的应用会引起青贮玉米pH的升高、乳酸含量降低、高的氨态氮含量与DM较大量损失。
现有的微生物添加剂存在的不利于青贮玉米有氧稳定性,开窖饲喂后腐败速度快,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处理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微生物添加剂存在的不利于青贮玉米有氧稳定性,开窖饲喂后腐败速度快,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秸秆处理微生态制剂,该秸秆处理微生态制剂包括:消化乳杆菌(106cfu/mL)、果糖乳杆菌(106cfu/mL)和布氏乳杆菌(106cfu/mL)、短小芽孢杆菌(105cfu/mL)、多粘芽孢杆菌(105cfu/mL)、凝结芽孢杆菌(105cfu/mL)。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处理微生态制剂制备方法,该秸秆处理微生态制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青贮发酵体系中分离鉴定、筛选所得的包含有同型发酵乳酸菌和异性发酵乳酸菌的3株乳酸菌:消化乳杆菌、果糖乳杆菌和布氏乳杆菌混合培养;
步骤二,培养条件为:斜面菌体→活化(脱脂乳培养基)→取1环菌种接入液体培养(BLB液体培养基)37℃、150rpm摇床培养24h→10%接种接入厌氧反应釜培养24h→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73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外线热辐射焊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