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酸腐蚀的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46788.3 | 申请日: | 2014-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5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翔雁;龙海玮;陈鹭;邓飞凤;郑飞飞;庄新纲;曾毕玲;文祥;刘涛;周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1/049 | 分类号: | H01L31/049;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余鹏飞 |
| 地址: | 338025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酸 腐蚀 太阳能电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酸腐蚀的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产业在当前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制约着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瓶颈的严峻形势下正以较快的速度在发展。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除太阳能电池背膜以外其他组件全部实现国产化,太阳能电池背膜(太阳能电池背板膜)起着保护光伏组件中的电池片的作用,具有可靠的绝缘性、阻水性、耐老化性。
太阳电池背膜主要分为含氟背膜与不含氟背膜两大类。其中含氟背膜又分双面含氟(如TPT)与单面含氟(如TPE)两种;而不含氟的背膜则多通过胶粘剂将多层PET胶粘复合而成。目前,商用晶硅太阳电池组件的使用要求为25年,而背膜作为直接与外环境大面积接触的光伏封装材料,其应具备卓越的耐长期老化(湿热、干热、紫外)、耐电气绝缘、水蒸气阻隔等性能。因此,背膜要在耐老化、耐绝缘、耐水气等方面满足太阳电池组件25年的环境考验。
CN103579396A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其包括密封剂层、太阳能电池单元、防水层、树脂层和有机绝缘层,密封剂层上设有太阳能电池单元,密封剂层一侧设有防水层,另一侧设有树脂层,树脂层上覆有一层有机绝缘层。CN102738280A公开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它包括基材层和位于基材层表面的耐侯层,在基材层的另一表面设置有增粘树脂层,所述增粘树脂层采用下述方法得到:(1)熔融挤出:在90~320℃下,将熔融的粘结性树脂熔融挤出到基材层表面,形成厚度为5~60μm的增粘树脂熔体膜层;(2)冷却成型:将熔体膜层冷却到40~180℃,冷却成型;(3)层压:通过2~6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辊将增粘树脂熔体膜层与基材层压合为一体。但是,这些背膜都存在有长期酸腐蚀之后,会出现透水率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太阳能电池板的背膜材料在长期酸腐蚀之后,会出现透水率升高的问题,对其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耐酸腐蚀的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耐酸腐蚀的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按重量份计,取碳化硅粉体10~20份、碳酸钠15~30份,混合均匀后,放置于石英舟中,加热升温,保温,放冷后,将固体物用稀盐酸洗涤至恒重,得到刻蚀SiC粉体;
第2步、将刻蚀SiC粉体、二氧化钛粉体5~10份、甘油5~10份、硬酯酸3~6份混合均匀,再进行球磨,得到混合物;
第3步、将混合物、聚酯多元醇100~150份、异氰酸酯10~1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3~6份、有机溶剂100~150份混合均匀,即可。
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优选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PEA)、聚己二酸乙二醇一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PDA)中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异氰酸酯优选是l,6-己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中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第1步中,碳化硅粉体的平均粒径是200~400微米。
所述的第1步中,升温的温度是700~800℃。
所述的第1步中,稀盐酸的浓度是1wt%。
所述的第2步中,二氧化钛粉体的平均粒径是50~100微米。
所述的第2步中,球磨时间是2小时。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背膜聚合物材料中加入碳化硅材料,提高了耐腐蚀性能;另外,通过对碳化硅的表面进行刻蚀,并与小颗粒的二氧化钛材料进行包覆,解决了水蒸汽的透过量过大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附着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取碳化硅粉体(平均粒径是200微米)10Kg、碳酸钠15Kg,混合均匀后,放置于石英舟中,加热升温,升温的温度是700℃,保温,放冷后,将固体物用1wt%稀盐酸洗涤至恒重,得到刻蚀SiC粉体;
第2步、将刻蚀SiC粉体、二氧化钛粉体(平均粒径是50微米)5Kg、甘油5Kg、硬酯酸3Kg混合均匀,再进行球磨2小时,得到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67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