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厚度不大于4mm热轧带钢跑偏的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6745.5 | 申请日: | 2014-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4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华;唐彬桂;彭军明;唐小勇;吴洪;王国文;傅松林;杨帆;喻建林;郭明清;余小琴;邹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B21B37/50;B21B37/74;B21B37/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0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厚度 大于 mm 热轧 带钢 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预防厚度不大于4mm热轧带钢跑偏的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热连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受带钢轧制过程横向温度不均、楔形、镰刀弯的影响,经常出现带钢跑偏现象,并且越薄越容易跑偏,尤其轧制厚度1.2mm~4.0mm的薄规格带钢,在精轧区轧制过程中温降快、塑性变形抗力大,跑偏现象更严重。常规精轧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跑偏问题,处理不及时,会造成精轧区堆钢、卡钢等生产事故,使轧制成功率降低,废品及事故率增加。据统计,目前带钢轧制成功率仅为73%左右。一旦带钢出现跑偏现象,由于轧制速度快,调偏手段滞后,一般会造成堆钢及卡钢事故,同时会造成轧辊辊印、粘钢现象。出现事故后,不仅需处理废品,同时需进行更换轧辊,严重影响了轧机的作业率和生产顺利进行,同时也影响产品的板形质量和正常交货。对于薄规格,换辊后需要修改一定数量带钢的成品厚度规格,进行过渡,以便继续轧制薄规格,影响了轧机作业计划的执行。
CN 102773265A公开了《一种带钢跑偏的控制系统》,该发明通过跑偏检测模块、信号处理及判断模块和跑偏控制模块,对已发生的跑偏带钢进行纠偏处理,属事后把关。
CN 102107216A公开了《一种控制带钢跑偏的窜辊方法》,该发明通过设定相邻机架工作辊窜辊频率、交叉窜辊模式、窜辊步长值,使相邻机架工作辊磨损有规律交叉窜动,有一定的纠偏作用,但每2~3块钢就要窜辊一次,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热轧带钢跑偏的轧制方法,通过增加张力,减少轧制力,有效减少轧制过程中跑偏现象的产生,减少堆钢、卡钢等事故,提高轧制成功率和有效控制板形,确保生产顺行。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预防厚度不大于4mm热轧带钢跑偏的轧制方法,带钢凸度控制在40~60μm,楔形控制在≤20μm,进精轧开轧温度1060~1100℃,终轧温度控制在890~910℃;精轧前3机架F1、F2、F3实施大压下,压下率33~56/%,带钢的张力由常规5~9MPa调整为8~16MPa,后4机架F4、F5、F6、F7压下率35~11/%,带钢的张力由常规8~13MPa调整为14~23MPa。
优选的, F1机架压下率43~56/%,对应F1~F2机架带钢的张力8~9MPa,F2机架压下率42~54/%,对应F2~F3机架带钢的张力9~11MPa,F3机架压下率33~41/%,对应F3~F4机架带钢的张力13~16MPa,F4机架压下率26~35/%,对应F4~F5机架带钢的张力14~17MPa,F5机架压下率21~27/%,对应F5~F6架后带钢的张力16~19MPa,F6机架压下率16~22/%,对应F6~F7机架带钢的张力19~23MPa,F7机架压下率11~16/%。
本发明控制凸度和楔形是为了控制板形,控制精轧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是为了控制轧制速度和最终产品性能。精轧采用的精轧机组为七机架,分别为F1、F2、F3、F4、F5、F6、F7。带钢的张力通过设置在机架后的活套调节。采用前3机架压下量大,后4机架压下量小,并且压下量逐渐减少原则,根据轧制目标厚度,具体轧制负荷细分如表1。
表1 不同厚度范围轧制负荷分配情况。
。
精轧张力控制:采用大张力控制,相应减少轧制力,各机架之间带钢的张力调整情况及轧制力减少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各机架之间带钢的张力调整情况及轧制力变化情况。
。
本发明通过增加张力,减少轧制力,形成以张力为主导的轧制方法,有效的阻止了轧制过程中跑偏现象的产生,从而防止带钢跑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化了轧制工艺技术参数,改变以轧制力为主导的轧制方法,创新以张力为主导的轧制方法,通过增加张力克服带钢轧制过程横向温度不均、楔形、镰刀弯的影响,操作简单,调节方便,极大地减少了薄规格跑偏现象,从而有效的降低堆钢、卡钢事故,减少了轧辊辊印、粘钢现象,提高产品板形质量,使薄规格轧制成功率由原来的73%提高到99%。同时,因减少了事故率和事故处理时间,提高了轧机作业率,增加了产品产量,确保合同的兑现率,提高了企业信誉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采用本发明轧制方法轧制的带钢厚度不大于4mm,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67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