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问答方式的智能推荐商品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6451.2 | 申请日: | 2014-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任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坤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问答 方式 智能 推荐 商品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问答方式的智能推荐商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购物网站购买商品,但是传统的网站大多基于品牌或种类进行划分,大量的商品同时展示给用户,造成体验差,用户只能被动筛选。加上专业性太强,趣味性不够。直接影响到了用户体验。
比如用户只是想要购买一款游戏性能优秀的手机。当打开某电商网站的手机购买首页。商品筛选区域包含有对品牌、价格、网络和屏幕尺寸等方面。并不能真正的满足用户的内心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用户问答方式的智能推荐商品方法及系统,首先从题库中抽取问题让用户回答,通过记录用户所选的答案,分析用户心理,排除不满足的商品,每进行一次答题后台服务器就进行匹配,直至筛选出满足用户心理预期的商品,帮助用户快速准确的选择称心如意的商品。
通过本发明。可以让用户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挑选出自己所喜爱的商品。大大节省了挑选商品的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 1 为本基于用户问答方式的智能推荐商品方法及系统的示意图。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 1 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的一种基于用户问答方式的智能推荐商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建立问题及答案联系模块 10,用于将收集到了问题及对应的答案记录到数据库中。
记录并分析答案模块 20,用于对答案进行数据结构化和数据处理,获得处理结果。
筛选、匹配模块 30,用于对收集到的用户行为及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和挖掘。并与后台数据库进行标签匹配。
推荐显示模块 40,将匹配到的商品信息内容显示给用户;
在该技术方案中,回答问题的流程从根问题出发,根问题是随机出现的,并且可以有多个。
每次回答过的问题都被会标记,防止让用户回答相同的问题。
直到发现直达问题或匹配程度到达一定程度或回答一定数量的问题,才会结束提问。
每一个问题都会得到关联,一个问题可能会关联多个问题。
一个答案可能会关联多个问题。
可能会有多个问题或答案关联到一个问题。
在录入数据库时,每个商品会关联一个或多个标签。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商品的标签是动态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迁移,标签的数量和内容会发生变化。需要人工和机器共同处理,经常更新同步商品标签及信息数据。满足用户最新的需求。
问题的答案也会与标签进行关联,这样通过用户的回答,就可以匹配到商品,匹配到的标签数量越多。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推荐商品系统,能够使用户更加快速,直观。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商品的标签是动态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迁移,标签的数量和内容会发生变化。需要人工和机器共同处理,经常更新同步商品标签及信息数据。满足用户最新的需求。
关于模块30。是基于大量用户行为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数据源分为三种 :一为大量用户的基础行为数据 ;二为本用户积累的行为数据、个人偏好、标签和兴趣订阅等。数据样本越大、用户个性数据越多,基于数据模型推理出来的推荐结果越准确、用户接受度和评价越高。三为通过多种第三方途径获取。
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找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结合本用户本次提问的内容,适时推荐一些关联度高、精准的内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时间的推移,不断的会有新的商品问世(比如手机、汽车),这就需要进行人工为商品设置标签、编辑问题进行更新工作。
本系统可专门作用于针对性强的行业领域。需要导入相应的商品和关联的问题及答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坤,未经任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6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