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个子系统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5117.5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9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钟巨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巨航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9/4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个子 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 方法 | ||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虚拟方法及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在同一数据处理系统界面下提供多个物理的或虚拟的子数据处理系统,每个子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完成不同的应用;不同的子数据处理系统之间相互安全隔离,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应用对安全的不同要求;通过设置多个RAM存储器,使各个子系统,尤其是虚拟子系统之间的切换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兼容性。
本发明为发明人之前申请(申请号:200510132889X,申请名称:具有多个子系统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一下简称前发明)之后续发明,为更好的表述本发明,本说明书将包括完整的前申请之说明书以及本后续发明改进之处。另,前发明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包含在本说明书之内,可以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修改所引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型涉及数据处理系统及安全技术,通过在同一数据处理系统界面下集成多个物理的或虚拟的子数据处理系统,使数据处理系统(如计算机系统)能够满足用户对不同任务的不同安全需要,并避免不同的任务之间的安全隐患互相传递。尤其是,本发明对多子系统的切换效率及兼容性进行了提高和均衡(涉及数据处理系统安全,多子数据处理系统,多子系统切换,尤其是多个虚拟子系统之间的切换),使得其能更好的,在更大范围内满足用户对数据处理系统的安全需求。
同时对可能影响数据处理系统安全的固件(Firmware),如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提供了保护和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可以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如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来进行,这无疑大大加快了效率,方便了用户。
然而,正如数据处理系统的定义一样,其出现之初考虑最多的是数据的处理(如计算机的名称来源于其快速的计算能力),而没考虑安全因素,因而,导致数据处理系统安全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电子交易,信息保密、个人隐私等等领域,因安全而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而且这种”灾害”的发生越来越容易,全球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
除了数据处理系统本身的安全隐患外,用户本身的使用习惯和需求也是导致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很多时候,用户因访问了不安全的网站而导致安全出现漏洞,进而泄露了其重要的账号和密码,导致经济损失,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换句话说,用户具有多种需求,各种需求之间的安全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日常的新闻、娱乐,对安全的要求很低,而对于电子交易,其安全要求就很高,当这两项任务位于同一数据处理系统之中时,“漏洞”就可能从安全要求低的任务”传染”到安全要求高的任务。
当然,现有的数据处理系统对此有所考虑,如微软(Microsoft)的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就将安全分为高、中、低等级别,以控制不同的使用环境,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1.IE本身就漏洞多多,而且还有不断出现的趋势;2.Windows操作系统也是漏洞多多;3.对用户的技术要求太高。正是因为这些因素,使人们感到在网络上越来越不安全。
另一种可能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对每一种应用提供一台单独的数据处理系统。由于费用太高,效率太低,显然不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同时,虽然目前针对BIOS的破坏仅限于CIH病毒,而CIH也仅仅是对BIOS系统进行破坏,尚没有利用BIOS系统传播,但这并不是说病毒不能利用BIOS传播,实际上,目前大部分的主板、显示卡、SCSI卡、网卡等的BIOS系统由于大量使用了FLASH存储器,缺省都没有写保护,且都有机会获得系统控制权,这就从理论上提供了恶意程序可以通过BIOS进行传播和对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破坏的可能,而这种破坏,威胁往往比现有病毒更大。
即便是以后出现了CSS(Core System Software)BIOS或EFI(ExtensibleFirmware Interface)BIOS,同样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另外,因为它们还需要最基本的BIOS系统加载它们,反而增加了不安全环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巨航,未经钟巨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5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