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用型防雨防风配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4617.7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7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谢章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章春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用 防雨 防风 配电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用型防雨防风配电箱,具体是一种用于探测配电箱外部天气环境的反应机构。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的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现有配电箱大多需要在室外使用,配电箱的箱体通常直接放在地面上,通风防雨功能不好,在潮湿或者雨天天气时,雨水容易渗入配电箱内,造成配电箱内的电气元件短路、损坏,影响配电箱的正常使用,在大风天气时,大风很容易会将树叶、灰尘等杂质吹入到配电箱内,这些杂质一旦增多,很容易造成配电箱的短路或者燃烧,目前,大部分配电箱的顶盖还是为平板结构,不利于雨水的排放,随着配电箱的使用温度会逐渐升高,这样容易使箱内设备损坏,即使有使用通风孔的,也没有考虑到雨水和灰尘的影响,会使电器受损,而且现有的配电箱也不便于移动,灵活性差,移动时通常由人抬着,非常不方便,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箱体为不透明的,对内部各元件的情况观察不到;
所以如果将配电箱做成防雨结构,将极大的降低配电箱的散热能力,而热管式散热结构的铜质热管,很容易因为长时间的雨水浸泡而发生腐蚀,影响散热效果,且热管的成本比较高;
如果将配电箱做成很好的散热结构,则其抗风、抗雨性能会大打折扣,会严重影响到配电箱的寿命并且造成短路。
在ZL201220683950.5中提到了一种兼顾散热和防水性能的配电箱,其主要包括配电箱体、配电箱盖和配电箱门,配电箱盖设置在配电箱体上方,配电箱门设置在配电箱体侧面,配电箱体底部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下设有散热管;其结构主要是通过散热管来实现配电箱内部的散热,散热管一般采用接触式散热,需要对配电箱原有结构进行较大的改造,成本较高,而且很多配电箱内的电器元件不同于电脑中的发热零件,其不属于高热流密度的发热物,配电箱内的电器元件一般是朝向四周发热的,采用接触式换热热管式散热的效率以及单位价格所获得的散热能力都非常之低,而且本设备因为是全密封结构,水汽一旦通过配电箱的缝隙以及散热孔渗透到配电箱内部后,很难再散去,会在配电箱内发生堆积,造成短路;
再如ZL201420149065.8中所提出的一种防雨通风型配电箱,其主要通过防雨罩和一些单向散热部件来提供散热,但此种结构只能防止小型降水,如果降水量一旦增大,那个单向散热风扇很难阻挡雨水的进入,而且本结构需要保持风扇的经常工作,带来极大的噪音和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配电箱散热、防雨、防风无法兼顾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用型防雨防风配电箱,本配电箱通过反应设备可以对配电箱外部的一些不良天气作出及时反应,通过反应设备可以在下大雨或者发生狂风时,对设置在配电箱内的一些封闭机构发出信号,从而封闭配电箱,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用型防雨防风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配电箱封闭机构和反应机构:
所述配电箱封闭结构包括设置在配电箱外壁的通风部件,所述配电箱本体为圆筒状,所述通风部件包括若干设置在配电箱本体壁面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轴线与配电箱本体的轴线平行,所述通风部件包括若干与通风口数量对应的遮蔽板和遮蔽板驱动机构,所述遮蔽板的为弧形,其弧形外壁的面积大于通风口的面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根与配电箱轴线同轴的转动轴和一个转动舵机,所述转动轴固定在转动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遮蔽板通过若干连接杆与转动轴固定连接;
所述反应机构包括设置在配电箱外壁的收集器和设置在配电箱内部的驱动组件,所述收集器包括一个收集口和一个收集桶,所述收集桶安装在配电箱外壁上,所述收集口安装在收集桶的上部,所述收集口上设置有一个朝向收集桶的收集空腔内的收集板,在收集板的上部设置有一个集风板,所述收集板与集风板之间的夹角小于120°、大于90°,在所述集风板上密布有若干排雨孔,在收集桶的底部设置有排雨空腔,所述排雨空腔通过一个过滤板与收集桶底部连通,所述排雨空腔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水孔,所述排雨空腔内填充有海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章春,未经谢章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46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