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自动回拨加入组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4007.7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9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任广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8 | 分类号: | H04W4/08;H04W4/16;H04W76/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呼 呼叫信息 自动回拨 移动终端 铁路运输系统 参考号码 呼叫级别 回拨 服务器 呼叫 空闲 指令 保存 退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自动回拨加入组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移动终端将未能参与组呼的呼叫信息保存至组呼列表中;待空闲时,获取组呼列表的呼叫信息,并自动向服务器回拨请求加入组呼。其中,呼叫信息包括呼叫级别和呼叫参考号码。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移动终端退出当前组呼后能够自动回拨,并加入与自己相关且未能参与的组呼中,有效避免了因错过指令或信息引发的风险,提高了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自动回拨加入组呼的方法,属于铁路专用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路作为大众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对其突发的重大灾难事故进行抢险救援时,需要确保通信的畅通。因此,构建可靠、高效的指挥调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铁路运输系统中,通常通过组呼业务(以下简称组呼)实现指挥调度。LTE-R为铁路下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包括语音组呼业务、语音广播业务、临时组呼、重联组呼等群组呼叫业务。
目前,基于LTE-R的铁路专用移动通信进行组呼时,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移动终端台向POC(Push-to-talk over Cellular,公共蜂窝网络上实现即按即说业务)服务器请求,请求时携带GCN(组呼号码)、CT(呼叫类型)等属性信息。POC服务器根据组呼发起请求用户携带的属性信息及请求者位置码,计算出SA(业务区域),并由CT+SA+GCN生成呼叫参考。POC服务器通过呼叫参考查找组呼的呼叫级别以及组内被叫移动终端的用户号码。POC服务器向所有被叫用户发组呼请求,呼叫信息中携带呼叫级别、GCN、CT以及SA等信息。如果移动终端当前处于空闲状态,则接收到组呼呼叫请求后自动加入组呼;如果移动终端正在通话,则根据呼叫级别判断是拒绝此呼叫还是抢占先前呼叫。
然而上述的组呼方式,对于目前的移动终端而言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首先,一个移动终端只能参与一个组呼叫。当移动终端同时收到多个组呼请求时,只能根据组呼优先级来判定哪个组呼叫需要优先处理。而移动终端当前已在某个组呼中,优先级高的组呼也会自动强制抢占优先级低的组呼。其次,当前组呼结束后,与移动终端相关的其他组呼可能还存在。而移动终端却无法继续参与到相关组呼中。对于铁路运输调度系统来说,移动终端无法获知与自己相关的组呼业务,可能错过某些重要的指令或信息,触发一定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自动回拨加入组呼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自动回拨加入组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终端将未能参与组呼的呼叫信息保存至组呼列表中;
待空闲时,获取所述组呼列表的呼叫信息,并自动向服务器回拨请求加入组呼。
其中较优地,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组呼请求时,优先处理呼叫级别高的组呼,并将未能参与组呼的呼叫信息保存至所述组呼列表中。
其中较优地,所述呼叫信息包括呼叫级别和呼叫参考号码;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呼叫级别获取所述组呼列表中呼叫级别高的组呼,并根据所述组呼的呼叫参考号码向所述服务器回拨。
其中较优地,当所述呼叫列表包含多个呼叫级别相同的组呼时,选取其中任意一个进行回拨。
其中较优地,若回拨的组呼存在于所述服务器中,待所述移动终端加入所述组呼,并在所述组呼列表中删除所述组呼的呼叫信息;
若回拨的组呼不存在于所述服务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的拒绝消息,并在所述组呼列表中删除所述组呼的呼叫信息。
其中较优地,当所述组呼列表中的组呼结束时,所述服务器向未参与所述组呼的移动终端发送组呼释放通知;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组呼释放通知,并将所述组呼列表中相应的呼叫信息删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4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