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航空发动机环形进气罩变形的组合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2138.1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4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平;孙惠娴;李艳宁;王伟涛;陈杰;魏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40 | 分类号: | C21D9/40;B21D22/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航空发动机 环形 进气罩 变形 组合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气罩变形的组合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航空发动机环形进气罩变形的组合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进气罩材料为耐高温金属材料,外径尺寸与高度比例较大,强力旋压成型后需对进气罩进行真空热处理。真空热处理前,由于强力旋压而带来的材料内部应力较大,再加上真空热处理过程产生的高温热应力,极易导致进气罩外圆弧表面发生严重翘曲变形,甚至报废。变形后的进气罩需要经过返修或返工处理,既增加了制造成本,又延长了制造周期。
环形进气罩属于结构复杂、尺寸较大、无空隙的实体结构,为了防止环形进气罩制造过程中的塌陷或翘曲变形,传统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增加真空热处理工装,并设计缓慢升温和缓慢冷却的真空热处理工艺,使材料内部的应力和机械应力得到缓慢、均匀的释放;另一种是通过设计强力旋压与真空热处理于一体的设备,保证环形进气罩强力旋压后的应力得到极时释放。
上述措施虽然可以有效防止环形进气罩的翘曲变形,但工艺和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止航空发动机环形进气罩变形的组合制造方法,具有成品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取环形进气罩,在环形进气罩小端外表面预先加工若干个,能够确保零件内腔与炉内气流通畅的工艺孔;
2)将经步骤1)得到开设有工艺孔的环形进气罩在真空环境中进行预先热处理,预先热处理温度为1050-1060℃,保温时间20~30min;
3)将经步骤2)预先热处理后的环形进气罩降温至80℃后,对环形进气罩的旋压曲面和旋压边进行强力旋压处理;
4)将经步骤3)强力旋压处理后的环形进气罩置于真空环境中,进行最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温度为860-880℃,保温时间20~30min,至消除应力后降温冷却,最终得到了能够防止变形的航空发动机环形进气罩。
所述的步骤1)中开设的工艺孔的均匀分布,个数为5~8个,规格为φ8mm~φ15mm。
所述的步骤2)中进行预先热处理的环形进气罩,为清洁环形进气罩,且清洗的方法为:用汽油或丙酮将环形进气罩清洗干净,后晾干。
所述的步骤2)中,一次性加热处理的环形进气罩为十个,且加热时:将第一件环形进气罩大端向下放置在托架上,将第二件环形进气罩小端向下与第一件环形进气罩小端贴合放置,将第三件环形进气罩大端向下与第二件环形进气罩大端贴合放置,以此类推,共装载十件环形进气罩。
所述的步骤2)中,真空时的压强为6.65×10-2Pa。
所述的步骤2)中,将环形进气罩加热至1050-1060℃的过程为:在室温条件下以10℃/分将环形进气罩温升到800℃,并在800℃分压至6.65~10.64Pa,之后以6℃/分将环形进气罩温升到1050-1060℃。
所述的步骤3)中,对环形进气罩的旋压曲面和旋压边进行强力旋压处理的方式为:
(1)装夹工件:用压紧装置将环形进气罩固定在主轴花盘上;
(2)安装滚轮:用螺栓将旋压滚轮固定在旋轮架上;
(3)旋压成型:启动旋压滚轮,对固定在主轴花盘上的环形进气罩的旋压曲面4和旋压边进行强力旋压成型处理。
所述的步骤4)中,对环形进气罩的最终热处理前经汽油或丙酮将环形进气罩清洗干净,并晾干。
所述的步骤4)中最终热处理时环形进气罩的装载方式为:将第一件环形进气罩大端向下放置在托架上,将第二件环形进气罩小端向下与第一件环形进气罩小端贴合放置,将第三件环形进气罩大端向下与第二件环形进气罩大端贴合放置,以此类推,共装载十件环形进气罩。
所述的步骤4)中最终热处理的过程为:抽真空至6.65×10-2Pa,然后以10℃/分将温度升到790-810℃,并在该温度下分压至6.65~10.64Pa;再以6℃/分将温度升到860-88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2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2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的车载终端
- 下一篇:EA1N材质城轨车轴的热处理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