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果汁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40396.6 | 申请日: | 2014-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0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冯清清;林亚青;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董琪;符彦慈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果汁 曲霉 毒素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方法,具体涉及基于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测定果汁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领域。
技术背景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常见于谷物及其制品,咖啡,水果及其制品中,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其确定为2B类致癌物。我国目前还没有果汁中赭曲霉毒素A的明确限量标准,尤其是其快速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较少。
赭曲霉毒素A主要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法、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液液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赭曲霉毒素A结构中具有共轭双键,可以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荧光,所以目前较为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但对多组分复杂基质化学体系进行分析时,必须先对体系样本组分进行物理或化学分离,然后再对目标分析物利用色谱柱的保留时间不同进行分析,这种处理方法通常会让整个分析过程变的繁琐,时间周期较长,并不适合企业生产中的低成本,大量样品快速检测的要求。
荧光分光光度法仪器相对成本较低,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但测定的是总发射荧光值,对复杂基质中单一物质测定选择性差,果汁中由于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光谱与复杂样品基质的光谱混合重叠,因而未经分离直接用该方法检测其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可行性较差,即常规荧光分析法难以满足分析要求。
将样品简单前处理纯化后经荧光光谱测定得到三维数据信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以“数学分离”结合“化学分离”以提高其选择性,可以在含有未知、未校正背景干扰和光谱严重重叠的情况下,实现对待测组分的直接快速定量测定,在食品质量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分析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定果汁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方法,基于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以数学分离结合化学分离来快速测定果汁中的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低成本、快速测定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采用激发—发射荧光矩阵(EEM)与平行因子法(PARAFAC)相结合,对样品简单处理后,分析果汁产品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
一种测定果汁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模型:基于平行因子法(PARAFAC),配制赭曲霉毒素A校正样以建立定量分析的校正模型;
在线性范围内配制赭曲霉毒素A的校正样、验证样、果汁萃取液,并在优化后的扫描波长和扫描间隔下采集其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数据,以避免瑞利散射、拉曼散射的干扰,减少冗余光谱区域和信噪比很低的光谱区域的干扰;对所得到三维数据阵采用平行因子法进行数学分离解析,并建立校正模型;
步骤(2)验证模型:以赭曲霉毒素A验证样对所建校正模型进行判断,并验证校正模型的可靠性;
以与校正样相同的处理方法配制验证样,并经荧光扫描采集三维荧光数据,经平行因子法分析,校正模型预测后得预测浓度,并与理论浓度比较分析以判断模型的可靠性;
步骤(3)分析测定:以校正模型对果汁实际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快速分析测定;
以不同品种的果汁为实际样品,果汁实际样品经过液液萃取前处理后,在相同的实验参数下采集三维荧光光谱数据阵,经数学分离和校正模型预测得到实际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
所述步骤(1)中,赭曲霉毒素A校正样线性范围为:0.27~3.24ng/mL;
所述步骤(1)中,优化好的扫描波长和扫描间隔:激发波长范围为285~360nm,扫描间隔5nm;发射波长范围为420~510nm,扫描间隔5nm;
所述步骤(2)中,对模型进行验证的赭曲霉毒素A验证样溶液配制的浓度范围为:0.44~2.18ng/mL;
所述步骤(3)中果汁实际样品的加标浓度为:0~8.89ng/mL,保证萃取之后的浓度在线性范围之内;
所述步骤(3)中液液萃取前处理步骤为:果汁实际样品经二氯甲烷液液萃取,离心分层,取二氯甲烷相经稀碳酸氢钠溶液反萃,离心分层后,取上层水相,加盐酸酸化,除气泡并保存待测。空白实验为未加标的果汁样品。
测定果汁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方法的性能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0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