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真实岩心流动试验的储层液膜厚度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8651.3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7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殷艳玲;孙志刚;肖莉;杨伟宇;陈亚宁;张玉利;李兴;李新;王海方;荣毅;孙强;李培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效渗透率 液膜 毛细管模型 真实岩心 岩心 流动试验 渗流能力 致密 表面吸附 定量表征 计算公式 理想渗透 砂岩油藏 岩石矿物 有效开发 作用机理 厚薄 切入点 低渗 油藏 剖析 研究 | ||
1.基于真实岩心流动试验的储层液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真实岩心流动试验的储层液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包括:
步骤1,通过测试具体研究区块真实岩心的气体渗透率和液体渗透率,获得真实岩心的有效渗流能力;
步骤2,通过真实岩心的毛管压力曲线,建立不等径毛细管模型,计算毛细管模型的理想渗透率;
步骤3,建立当液膜厚度为h时,毛细管模型有效渗透率的计算公式;
步骤4,通过研究岩心的液膜厚度h与有效渗透率的关系,建立有效渗透率与液膜厚度的关系式;以及
步骤5,利用真实岩心与毛细管模型流动等效,计算出毛细管模型的有效渗透率,并根据有效渗透率与液膜厚度的关系式,计算出储层孔喉液膜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真实岩心流动试验的储层液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计算真实岩心的有效渗流能力的公式为:
PA岩心=KL/Ka (1)
其中:PA岩心为岩心的有效渗流能力;KL为岩心的液体渗透率,单位表示为10-3μm2;Ka为气体渗透率,单位表示为10-3μ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真实岩心流动试验的储层液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通过真实岩心的毛管压力曲线,把真实岩心假设为一组等长、不同直径的毛管束所组成,建立岩石-不等径毛细管模型,认为真实岩心的孔隙体积与毛管束体积相同,流体在单根毛管内的流动均遵循“泊稷叶”公式,流体在岩石内的流动遵循达西公式,假设真实岩心与毛细管模型在外观尺寸、流体性质、作用压差均相同,那么单根毛管内的流量与真实岩心的流量应该相等,毛细管模型与真实岩心流动等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真实岩心流动试验的储层液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计算毛细管模型的理想渗透率的公式为:
其中:K理想为毛细管模型的理想渗透率,单位为10-3μm2;λ为常数;φ为孔隙度,用百分数表示;r为孔喉半径,单位为μm;s为饱和度,用百分数表示;sD为对应最大半径的汞饱和度,用百分数表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真实岩心流动试验的储层液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建立的当膜厚度为h时,毛细管模型有效渗透率的计算公式:
其中:K有效为毛细管模型的有效渗透率,单位为10-3μm2;h为储层孔喉液膜厚度,单位为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真实岩心流动试验的储层液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根据毛细管模型有效渗透率的计算公式,给定一个液膜厚度h,就可以得到一个K有效值,拟合得到有效渗透率与液膜厚度的关系式:
h=a K有效2+b K有效+c (5)
式中,a、b、c均为常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真实岩心流动试验的储层液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计算毛细管模型的有效渗透率的公式为:
将计算出的毛细管模型的K有效值代入公式(5)中,求出储层孔喉液膜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86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坪高差仪
- 下一篇:一种声场强化气流干燥与边界层测定集成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