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37889.4 | 申请日: | 2014-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郭彬彬;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其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较好的循环性能、环境友好 无污染等优点,在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及电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
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极片的制备过程中,参照图1,首先需要在集流 体1的一个表面11上涂覆活性材料层2,然后在集流体1的边缘通过切割的 方式在集流体1上形成极耳引出端,最后再通过裁切的方式将电极极片分切 为适当的宽度。
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电极极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集流体1上的活 性材料层2的边缘21受到外力的作用易于从集流体1上脱落,造成集流体1 的金属裸露,同时,在制备电极极片的过程中,切割集流体1形成极耳引出 端及对电极极片进行裁切的过程中都会在集流体1的切割及裁切边缘产生金 属毛刺,集流体的金属裸露和边缘产生金属毛刺,都会影响锂离子二次电池 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极片及锂 离子电池,其能避免由于活性材料层的边缘脱落造成的集流体的金属裸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其能避免电极 极片在裁切过程中产生毛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其能提高锂离 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极片,其包括 集流体以及设置在集流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含有活性材料的活性材料层, 其中,所述电极极片还包括:绝缘胶状物,涂覆在活性材料层的至少一个边 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 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极极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活性材料层的至少一个边缘处涂覆有绝缘胶状物,绝缘胶状物可以增 强活性材料层的边缘与集流体之间的粘结力,减少活性材料层的边缘脱落, 从而避免了由于活性材料层的边缘脱落造成的集流体的金属裸露,同时,还 能够避免在电极极片在裁切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导致的电池微短路,从而提高 采用该电极极片的储能装置(例如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极极片的平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电极极片的平面图;
图3为在图2的电极极片上设置极耳引出端的平面图;
图4为将图3的电极极片分切后的平面图;
图5为图4的沿极耳引出端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分解图;
图7为图5中的电极极片的集流体的立体图;
图8为图4的沿非极耳引出端的剖视图;
图9为图5的一变化实施例;
图10为图9的分解图;
图11为图9中的电极极片的集流体的立体图;
图12为图9的沿非极耳引出端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集流体4绝缘胶-活性材料混合层
11表面5极耳引出端
12边部W宽度方向
2活性材料层W1宽度
21边缘W2宽度
3绝缘胶状物T1、T2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首先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电极极片。
参照图2至图12,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电极极片包括集流体1以及设 置在集流体1的至少一个表面11上的含有活性材料的活性材料层2,其中, 所述电极极片还包括:绝缘胶状物3,涂覆在活性材料层2的至少一个边缘 21。
在活性材料层2的至少一个边缘21处涂覆有绝缘胶状物3,绝缘胶状物 3可以增强活性材料层2的边缘21与集流体1之间的粘结力,减少活性材料 层2的边缘21脱落,从而避免了由于活性材料层2的边缘21脱落造成的集 流体1的金属裸露,同时,还能够避免在电极极片在裁切过程中产生的毛刺 导致的电池微短路,从而提高采用该电极极片的储能装置(例如锂离子电池) 的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78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池的爆破及断电保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