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水器和供应热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6875.0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8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涛;车敏;陶少枝;劳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11391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薛峰;范晓斌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器 供应 热水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和供应热水的方法。其中热水器包括热泵加热系统和电加热系统,其中电加热系统包括储水箱和设置于储水箱内的电加热器;热泵加热系统被配置为:将经其加热的水供入储水箱;电加热系统被配置为:利用电加热器对储水箱的水进一步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以便在热水器向外供水时提供给热水器的出水管路。利用本发明的方案,由于电加热器将储水箱中的出水加热到一个高于热泵加热系统出水温度的温度,可以延长了热水的供应时间,从而减小了储水箱的设置体积。而且采用热泵加热系统和电加热系统协同工作的方式,适时调整热泵加热系统和电加热系统的供水比例以及热泵加热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了向外供水的温度保持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水器和供应热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热水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然而传统的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具有能耗大、费用高、污染严重等缺点,而太阳能热水器又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
针对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热泵热水器,以电能为动力从低温侧吸取热量来加热生活用水,以向用户提供。
热泵热水器可以使用以空气、水、太阳能、地热等为低温热源,其中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是其中综合性能较好且不受环境限制的一种。现有技术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主要是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保温水箱、水泵、储液罐、过滤器、电子膨胀阀和电子自动控制器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室外空气通过空气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温度降低后的空气被风扇排出,空气换热器中的制冷工质吸热汽化被吸入压缩机,压缩机将这种低压工质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送入水流换热器,进行冷凝液化,同时保温水箱的水被水泵强制泵送流经水流换热器,吸收热量。冷凝液化的制冷工质经膨胀阀节流降温后再次流入空气换热器,如此反复循环工作,空气中的热能被不断“泵”送到水中,使保温水箱里的水温逐渐升高。在保温水箱里的水温达到目标水温后,可供用户使用。
然而现有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需要设置大容量的保温水箱,占用空间大且重量较重,影响室内安装。而且保温水箱中的热水在使用完之后就会停止出水,直到热泵重新对保温水箱的水加热到一定温度以后才可以继续使用。这种出水方式对有连续出水需求的用户造成了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热水器及相应的供应热水的方法。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连续供应热水,不受储水箱容量限制。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减小热水器的体积。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热水器的热泵循环效率。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水器。该热水器包括热泵加热系统和电加热系统,其中电加热系统包括储水箱和设置于储水箱内的电加热器;热泵加热系统被配置为:将经其加热的水供入储水箱;电加热系统被配置为:利用电加热器对储水箱的水进一步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以便在热水器向外供水时提供给热水器的出水管路。
可选地,热泵加热系统包括:水流换热器和热泵装置,其中热泵装置配置为在热水器向外供水时对经由水流换热器的水加热,以与储水箱的出水混合后向出水管路提供。
可选地,热泵加热系统还被配置为:在热水器向外供水时将经由水流换热器的水与储水箱的出水混合后向出水管路提供。
可选地,热泵加热系统还配置为:在储水箱的出水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启动热泵装置,以对经由水流换热器的水进行加热后与储水箱的出水混合。
可选地,上述热水器还包括:辅助电加热器,设置于出水管路上,配置为在出水管路的出水温度低于目标出水温度时启动。
可选地,上述热水器还包括:混水装置,配置为在供水时,混合水流换热器和储水箱的出水,并向出水管路供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6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