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连续灭蝇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36817.8 | 申请日: | 2014-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0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明;孙文健;吴明海;李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2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连续 灭蝇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连续灭蝇器。
背景技术
苍蝇极易传播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而且它们适应能力很强,不容易被消灭,现有的灭蝇技术虽然有一定的灭蝇效果,但自动化程度较低不能自动探测苍蝇,灭蝇效率低,费时,费事,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连续灭蝇器,本装置能实现自动探测苍蝇,并根据苍蝇的有无加载电击电压(以防止预先有高压干扰诱蝇),自动连续灭蝇和收集,对环境无污染,无噪声,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灭蝇效率高、使用方便、制造容易、成本较低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连续灭蝇器,包括探蝇传感器部件、灭蝇部件、苍蝇收集部件、光纤式振动传感器部件、控制系统和气动系统,其中,苍蝇收集部件固定于底座上,气动系统与苍蝇收集部件连接,控制苍蝇收集部件的开合,底座上固定有立杆,立杆上活动连接有两个固定块组件,一个固定块组件上连接有光纤式振动传感器部件,另一个固定块组件上连接有探蝇传感器部件,探蝇传感器部件下端固定有灭蝇部件,探蝇传感器部件的位置与灭蝇部件的位置上下对应,灭蝇部件与苍蝇收集部件的位置相对应,使得灭除的苍蝇落入苍蝇收集部件中。
所述探蝇传感器部件,用于探测苍蝇,包括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阵列、发射光纤传光束、接收光纤传光束、透镜、柱面透镜、高亮度LED(或大功率LED)和LED驱路电路,其中,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阵列包括若干个发射光纤列和接收光纤列,每个发射光纤列包括若干个发射光纤,每个接收光纤列包括若干个接收光纤,每个发射光纤对应一个接收光纤,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之间的距离比苍蝇的大小大一些;高亮度LED灯通过透镜发送亮光给发射光纤传光束,发射光纤传光束在透镜处排列成圆形,在电网处排列成阵列,接收光纤传光束将每个接收光纤接收到的亮光传递给线阵CCD,接收光纤传光束在电网处排列成阵列,在柱面透镜及线阵CCD处排列成一行,线阵CCD连接线阵CCD驱动电路和线阵CCD信号处理电路,线阵CCD驱动电路和线阵CCD信号处理电路均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LED驱动电路,LED驱动电路连接高亮度LED。
所述探蝇传感器部件上端设有诱饵盒,诱饵盒内设有诱蝇剂或诱蝇物(如鱼品下脚料等)。
探蝇传感器部件的工作原理为:高亮度LED(或大功率LED)发出的光线通过发射光纤传光束及发射光纤阵列照射出去,由接收光纤阵列及接收光纤传光束传导到线阵CCD,当没有苍蝇出现时,光纤阵列中每个发射光纤发出的光线都能被对应的接收光纤接收到,而当苍蝇在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阵列以及正负电网之间移动时,光纤阵列中某点的光线会被苍蝇遮挡,线阵CCD相应的像元接收不到光线,微处理器根据像元受光情况(有多少像元接收不到光线)由预定的算法判断出苍蝇的多少(此为常规技术),然后控制高压电网和电磁铁接通进行灭蝇。
探蝇传感器输出的是数字信号,每个感应元都是以开关脉冲的形式输出信号,取样数据只有“0”与“1”,没有传统的模拟量检测方式本身带有模糊的成份,大大地减小温度、电磁场等多种环境分布参数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
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阵列相当于构成了若干个对射式光纤传感器。
光纤采用数值孔径大的塑料光纤,塑料光纤导光性强且价格低廉。
所述苍蝇收集部件,包括漏斗、集蝇盒和充气管,集蝇盒和充气管注塑为一体,其中,漏斗设置在灭蝇部件下端,漏斗下端有集蝇盒,集蝇盒放置在集蝇盒座上且能从集蝇盒座上取下,方便倒掉集满的死蝇,漏斗下端的出口处设有气球,气球下端固定在充气管上,充气管连接气动系统,充气管末端设有密封圈充气管插入其中,充气管可方便的插入拔出。
所述气动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放气电磁阀、单向阀和气泵,其中,压力传感器、放气电磁阀设置于充气管末端,充气管通过管路及单向阀连接气泵,放气电磁阀与气泵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连接微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6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转功能的引虫灯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车式增氧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