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变压器类设备隔振降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6761.6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2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莫娟;张霞;曹枚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H01F27/33;H01F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变压器 设备 隔振降噪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变压器类设备隔振降噪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变压器类设备的器身;所述变压器类设备包括电力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消弧线圈和阻波器;所述器身包括铁芯和线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变压器类设备振动频谱曲线特性;选取变压器类设备器身隔振装置;选取变压器类设备器身隔振器;验证变压器类器身隔振效果。该方法可有效切断铁心与绕组的振动传播,从而降低辐射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变压器类设备隔振降噪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电力变压器类设备隔振降噪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级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变电站振动与噪声指标已成为变电站设计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越来越成为影响变电站选址、正常运行的关键指标之一。变电站(换流站)的振动与噪声主要来源是变电站(换流站)内的变压器、换流器、电抗器及滤波器等变压器类设备运行时器身产生的连续性低频振动与噪声。一般来说,变压器类设备的器身主要由铁心与绕组组成,变压器类设备噪声产生的原因基本一致,即铁心与绕组振动产生的机械噪声,主要包括硅钢片磁滞伸缩引起的铁心振动,硅钢片接缝处和叠片之间因漏磁产生的电磁吸引力而引起的铁心振动及负载电流产生的漏磁引起绕组及油箱(包括磁屏蔽等的)振动等。国内外的研究和试验证明,变压器本体的振动主要取决于铁心和绕组的振动,漏磁引起的油箱壁振动影响不大。近年来由于铁心叠积方式的改进,再加上铁心柱和铁轭采用无纬环氧玻璃粘带绑扎,使硅钢片接缝处和叠片间的电磁力引起的铁心振动很小。因此,变压器类设备运行时的噪声源主要是通电状态下的硅钢片磁滞伸缩和绕组振动引起的,对变压器类设备器身振动进行有效控制是变电站噪声最为根本、最为直接的途径。
目前,各生产厂家主要采用降低铁芯磁通密度,选用优质的硅钢片,优化铁芯与绕组结构,改善制造工艺等措施与手段,虽说有效改善了变压器、电抗器铁芯及绕组的振动与噪声,但这些技术与措施已经较为成熟,且往往受到经济成本制约而难以进一步提高。在现有的结构工艺前提下,仅采用性能优良的硅钢片和降低磁通量来降低变压器本体噪声,会导致变压器的性价比下降;另外,通过改进铁心、绕组本身的材料、工艺、结构来降低噪声已经非常困难、相对技术要求更高、投入的费用也会很大。因此,除了从变压器铁心硅钢片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采取相关减振降噪措施,还有必要结合变压器振动与噪声的传播特点,从变压器设备机械结构的角度提出减振降噪措施。
变压器振动与噪声传播路径如图1所示,铁心与绕组的振动通过固体结构连接和变压器油间的耦合传播到变压器油箱壁面,使油箱壁面振动而辐射噪声。故提出一种电力变压器器身隔振降噪方法,可有效切断铁心与绕组的振动传播,从而降低辐射噪声,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变压器类设备隔振降噪方法,该方法降低变压器在运行状态下的振动与噪声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变压器类设备隔振降噪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变压器类设备的器身;所述变压器类设备包括电力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消弧线圈和阻波器;所述器身包括铁芯和线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变压器类设备振动频谱曲线特性;
(2)选取变压器类设备器身隔振装置;
(3)选取变压器类设备器身隔振器;
(4)验证变压器类器身隔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变压器类设备隔振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述振动频谱为通过变压器类设备油箱表面振动频谱、变压器类设备短路的噪声频谱和变压器类设备空载下的噪声频谱确定的变压器类设备器身的振动频谱。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变压器类设备隔振降噪方法,所述变压器类设备油箱表面振动频谱、变压器类设备短路的噪声频谱和变压器类设备空载下的噪声分别通过声级计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6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