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柜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6314.0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0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彭耀锋;李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H05K7/20;G05D23/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柜 服务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T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柜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IT技术领域的机柜服务器中的各功能器件之间模块化程度越来越高。
模块化是指将一些功能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独立功能的组合体,每个模块用于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进而完成整个机柜服务器内系统所要求的功能。模块化设计具有便于维护、便于系统升级等优势。机柜服务器的机柜内设有隔板、以将各模块进行分区隔离,并且形成与上述模块一一对应的风道。
为了解决对机柜服务器的散热问题,机柜服务器的机柜内会使用风扇进行散热。现有技术中的机柜服务器中,风扇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式:方式一中,每一个风道内设有风扇,即,每一个风道通过其内部设置的风扇提供风量;方式二中,在机柜内专门设置一个安装风扇的空间,所有的风扇集中在该空间内,各个风道的一端与安装风扇的空间连通,通过空间内的所有风扇共同给所有的风道提供风量。
机柜服务器中,每一个风道内功能模块的阻力不同、且每一个风道内功能模块散热需要的风量也不相同;当机柜服务器中的风扇采用上述方式一设计时,功能模块阻力较大、且功能模块散热需要的风量大的风道内的风扇转速大,容易失效,当一个风道内的风扇失效时,整个机柜服务器将无法工作,需要风扇1+1备份,导致机柜服务器内风扇数量过多,机柜服务器工作时的风扇噪声较大。当机柜服务器中的风扇采用上述方式二设计时,机柜内的风扇集中在一起,当一个风扇失效时,只需提高相邻风扇的转速就能对该失效风扇带来的风量损失,但是为了满足风量需求最大、功能模块阻力最大的风道的风量需求,需要把所有风扇的转速都提高,这导致了阻力小、散热容易的组装区域出现风量过剩的问题,并且所有风扇都维持在较高转速时,机柜服务器工作时的噪声也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柜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该机柜服务器可以根据风道内功能模块的散热需求以及风道内风扇的转速信息控制风扇的转速以及风扇与风道之间的配合方式,进而降低机柜服务器工作时的风扇噪声。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机柜服务器,包括:
机柜,所述机柜内设有多个隔板以在所述机柜内形成多个并行排列的风道,每一个所述风道中设有一个风扇;多个所述风道中具有至少一组风道组,每一组风道组包括一个可转换风道、和位于所述可转换风道两侧、且均与所述可转换风道相邻的两个侧风道,所述可转换风道中需要的散热风量大于所述侧风道内需要的散热风量;每一个所述可转换风道的出风口处设有可开闭所述可转换风道的出风口挡板;每一个侧风道与可转换风道之间的隔板位于所述可转换风道内风扇的入风侧、且位于所述侧风道内风扇的入风侧的部位设有透风口以及透风口挡板,所述透风口挡板可以根据侧风道内风扇转速和可转换风道内风扇转速的差异开启或闭合所述透风口,当所述透风口挡板开启所述透风口时以连通所述可转换风道和与所述侧风道;
用于采集所述风道组内可转换风道、以及各侧风道内风扇转速信息的转速采集装置;
用于采集所述风道组内可转换风道内安装的功能模块的温度信息的温度采集装置;
与所述转速采集装置和温度采集装置信号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转速采集装置和温度采集装置采集的信息控制可转换风道内风扇的转速和侧风道内风扇的转速,以实现对所述透风口挡板开启或闭合所述透风口的控制、满足所述可转换风道以及侧风道的散热需求。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组中,每一个侧风道与所述可转换风道之间隔板上的所述透风口挡板与所述隔板之间设有为所述透风口挡板提供设定大小的限位力的限位机构,当所述透风口挡板的两侧受到的压力差大于所述限位机构为门板提供的限位力时,所述透风口挡板动作、以开启所述透风口。
结合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透风口为多个网孔,所述透风口挡板为与所述网孔一一对应的挡板,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所述挡板一一对应的限位件。
结合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一个所述挡板通过枢转轴枢装于所述隔板,且每一个限位件包括一个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所述挡板提供的弹性复位力为所述限位力。
结合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套设于所述枢转轴的扭簧。
结合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套设于所述枢转轴、且与所述隔板相抵的阻尼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6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