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近电感应报警器的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6152.0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1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阳广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1 | 分类号: | H04M1/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应 报警器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尤其涉及一种带近电感应报警器的手机。
背景技术
手机的广泛使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近电报警器广泛应用,可能对于普通人不知道近电报警器是做什么用的,但是对于电力、电信、石油、铁路等经常在电力高压线、高压变电站等环境中施工作业的人员来说,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触电事故,近电报警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必备工具。
对于很多在电力高压线、高压变电站等环境施工的电业作业人员来说拿着一台近电报警器已不是一件方便的事。手机需要周期充电,近电报警器也是需要充电。如何减少他们的维护操作及提高方便性成为一个课题。
手机和近电报警器两个都可以使用锂电池,都有按键,都有显示屏。拥有这么多的共性,如果将两种电子设备融合在一起共用一个电池,共用一个机壳,共用一个显示屏。同时将近电报警器的功能融合进手机,可以容易解决上面提到的携带和维护两种设备带来的不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将近电检测技术集合到手机应用中,在手机靠近带电设备或高压区域时启动近电报警器,从而达到操作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近电检测。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近电感应报警器的手机,包括壳体、手机主控芯片、屏幕,还包括近电报警控制按钮、近电报警控制电路和近电检测探头。
所述的近电报警控制电路分别连接近电报警控制按钮和近电检测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近电报警控制按钮和近电检测探头设置在壳体上;近电报警控制电路设置在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近电报警控制电路连接手机的主控芯片,并通过手机主控芯片将当前的近电报警信息传输至屏幕显示和报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将电业作业人员的两种必备设备合二为一,解决了携带不方便和维护繁琐问题。现在只要携带一个设备,就可以实现两个设备的功能,解决了以前要携带两个设备的问题;现在只要给手机充电就可以了,解决了以前要给两个设备充电维护问题。
共用一个显示器,共用一个喇叭,共用一块电池,共用一套机壳,成本也相对下降。
对于手机厂商而言,为手机增加了一个有特色的功能,能够更好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产生更好的收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带近电感应报警器的手机架构示意图。
图2是带近电感应报警器的手机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带近电感应报警器的手机启动流程图。
图4是带近电感应报警器的手机实现近电报警功能的步骤流程图。
图1中:1是近电检测探头,2是近电报警控制电路, 3是近电报警控制按钮,6是壳体。
图2中:1是近电检测探头,2是近电报警控制电路,3是近电报警控制按钮,4是手机主控芯片,5是手机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近电报警原理如下:通过探头检测带电设备、高压区域或带电线缆,将其实时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电路,经控制电路处理后传输给手机主控芯片,显示在手机屏幕上,手机应用经过判断后,如果检测参数表明进入电区或物体带电就进行报警。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带近电感应报警器的手机主要包括:安装在壳体6上的近电报警探头1、近电报警控制按钮3、屏幕5,安装在壳体6内部的近电报警控制电路2,手机主控芯片4。
近电检测探头1用于检测当前区域的带电情况,并将实时的近电报警信息返回给近电报警控制电路2。
由于近电报警控制电路2连接手机主控芯片4,手机主控芯片4可将近电报警控制电路2的工作状态信息通过屏幕5直接显示出来,便于用户操作。
参照图3,用户可更改近电报警的属性,以下为具体描述:
A手机开机初始化后,用户启动近电报警功能界面;
B程序提示用户是否设置属性;
C用户确认设置属性后,进入设置属性界面,程序将为用户提供最为简便的操作设置,用户可以设置检测时间和检测范围等属性,设置后,提示保存;
D当然用户也可以选择默认设置,程序为用户提供最适当的属性值;
E启动近电报警功能,开始应用。
结合图2、图3、图4,带近电报警器的手机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启动近电报警功能,根据之前设置的属性,近电检测探头1开始工作;
2检测开始后,实时显示近电检测参数;
3当检测参数达到设定值时,程序触发事件,手机进行报警;
4在检测过程中,用户可以对属性进行更改;
5在近电报警结束后,如果属性有修改,程序提示是否保存。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得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的内容所做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阳广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凤阳广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6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