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空气净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34141.9 | 申请日: | 2014-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7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婧超;宋振超;吕勇刚;王静仙;罗学彬;张贵龙;闫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53/86;B60H3/06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0008***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为空气净化器,特别为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趋势加快、人口的相对集中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大气已经受到了严重污染。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车内空气污染与高血压、艾滋病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全球20多项研究表明,车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水平高出10倍,长时间密闭的空调车内,各类污染物和病菌的浓度比车外高出几十倍,不仅会导致驾乘者恶心、胸闷、哮喘、呼吸困难,而且会导致大约65%的司机出现头晕、困倦、压抑烦躁、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随时威胁着广大驾乘者的身心健康。
目前在市场上最常见的车载空气净化器采用多键式操作,操作麻烦,风道空气阻力大,噪音大,出风直接吹向驾驶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车载空气净化器,该车载空气净化器通过流体力学计算及气流模拟试验,设计成顶部四周进风,两侧出风的进出风结构,尽量减小其总阻力。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上扣合装配有中盖后形成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面分别配合装配有椭圆形的侧板,所述壳体内水平装配有蜗壳风道,所述蜗壳风道内安装有离心风机,所述蜗壳风道的两端分别形成与两侧板正对的出风口;所述中盖的顶部具有立方体凹槽,所述凹槽底面开口与蜗壳风道联通;所述凹槽内配合装配有滤芯,所述中盖上安装有位于凹槽上方的顶盖;所述中盖内安装有电路板,中盖正面设置有按键。
离心风机工作后,污浊空气自壳体顶部四周进入,首先经过滤芯过滤后,进入蜗壳风道内,由蜗壳风道的两侧出风口通过两侧的侧板流出。
所述蜗壳风道内壁的部分分型线沿渐开线方向、部分分型线为常规的阿基米德螺旋线。
所述侧板中部设置有双层格栅,每一格栅杆朝向内部的一侧形成V型圆倒角。
所述滤芯包括滤芯外框和滤芯顶盖,所述滤芯外框和滤芯顶盖构成的立方体空间内依次放置有初效滤网、吸附单元及密封胶垫;所述滤芯外框外侧设置有方向定位件;所述滤芯顶盖的盖沿周边设置有超声波焊接筋。
所述吸附单元由DX40炭、三氧化二铝浸渍高锰酸钾催化剂及无纺布组成。
所述滤芯外框和滤芯顶盖上均布有菱形通孔,所述菱形通孔的尺寸为5.5mm×5.5mm,夹角为53°,菱形通孔间距为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如下:
1、出风口设计,通过流体力学计算及气流模拟试验,车载净化器顶部四周进风,两侧出风的进出风结构,尽量减小其总阻力。风机抽进的污浊空气通过过滤单元过滤后,送出清新空气,噪声更低。出风风口全部为圆倒角处理,可防止形成小循环气流,出风口设计为v字型倒角,使清新的空气可以平滑送出,减小阻力,风量增大,噪声更低。另外,出风口采用双层格栅,可防止用户看到里面的元器件。
2、风道设计,蜗壳风道的内壁线沿渐开线方向,部分为常规的阿基米德螺旋线,实现蜗壳大部分分型线达到最佳的张开度,从而实现提高风量的情况下可降低风机噪声。
3、滤芯结构设计,由初效过滤+吸附剂+密封胶垫构成,滤芯尺寸为120mm×80mm×15mm,菱形通孔尺寸为5.5mm×5.5mm,夹角为53°,菱形通孔间距为1.5mm,加入方向定位件,让用户装卸更方便,增加了定位件,更加人性化,可引导用户正确装卸。同时增大进出风面积,减小阻力,能更加高效的过滤有害气体,增加超声波焊接筋,有助于两件直接更好地配合。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人性化设计,按键采用一键式操作,三档调节风速,按键指示灯可直观显示当前空气质量;科学设计进风与出风风道,减少空气流动中的阻力,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循环进出风,出风不直接吹向驾驶员。另外,滤芯上加入方向定位件,让用户装卸更方便。
本发明设计合理,滤芯的结构设计使用户正确快速的安装和增大进出风面积;风道设计在增大风量的情况下降低噪声;出风口设计,净化器体积小巧,噪音小,风量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蜗壳风道的俯视图。
图5是滤芯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滤芯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滤芯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滤芯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4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丸机除尘器
- 下一篇:保存电池供电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电池电量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