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放大电路的太阳能取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4072.1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9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马深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同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放大 电路 太阳能 取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放大电路的太阳能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冬季供暖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因最低温度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供暖温度,从而没有集中供暖。而南方在冬天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造成在南方地区和北方广大的农村地区,外面阳光资源丰富,而室内潮湿阴冷的问题,而采用燃烧煤炭的方式,会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放大电路的太阳能取暖装置,以实现环保、节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放大电路的太阳能取暖装置,包括支架、进水口、出水口和多条平行设置的水管,多条平行设置的水管相邻的水管通过弯头连通,多条平行设置的水管与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形成一个完整的通路,多条平行设置的水管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上均设置电磁阀,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传输至DSP,所述DSP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和热水器连通;所述DSP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热水器动作;所述温度传感器和DSP之间依次连接采样电路、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包括三级管T1、三极管T2、三级管T3和三级管T4,所述三级管T1的基极和电阻R3串联接地,三级管T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三级管T2的基极和三极管T3的基极间串联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三级管T2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三级管T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T2的基极间串联滑动变阻器R1,三级管T1的发射极和三级管T4的集电极间串联电阻R2,三极管T2的发射极和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和三极管T4的基极连接。
进一步的,多条平行设置的水管均采用玻璃真空管。
进一步的,出水口上设置增压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公开一种具有放大电路的太阳能取暖装置,通过太阳能对水进行加热,然后将加热后的水循环到室内,通过散热器对室内进行增温,从而达到环保、节能实现室内取暖的目的。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放大电路的太阳能取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放大电路的电子电路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进水口;2-支架;3-水管;4-出水口;5-热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放大电路的太阳能取暖装置,包括支架、进水口、出水口和多条平行设置的水管,多条平行设置的水管相邻的水管通过弯头连通,多条平行设置的水管与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形成一个完整的通路,多条平行设置的水管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出水口和进水口上均设置电磁阀,出水口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传输至DSP, DSP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出水口通过水管和热水器连通; DSP根据接收的温度信号控制热水器动作;温度传感器和DSP之间依次连接采样电路、滤波电路和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三级管T1、三极管T2、三级管T3和三级管T4,三级管T1的基极和电阻R3串联接地,三级管T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三级管T2的基极和三极管T3的基极间串联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阳极与三级管T2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三级管T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T2的基极间串联滑动变阻器R1,三级管T1的发射极和三级管T4的集电极间串联电阻R2,三极管T2的发射极和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和三极管T4的基极连接。
其中,多条平行设置的水管均采用玻璃真空管。出水口上设置增压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同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同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4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