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液体菌种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34008.3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5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仁志;贲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粱 原料 白玉 液体 菌种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玉菇液体菌种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玉菇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白蘑属,是一种珍稀食用菌。通体洁白,晶莹剔透,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效果;在口感表现上更为优越,菇体脆嫩鲜滑,清甜可口。白玉菇含蛋白质较一般蔬菜为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还有多种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物质,为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应长期食用。营养丰富含有大量多糖和各种维生素,经常食用会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含量。白玉菇有镇痛、镇静、止咳化痰、通便排毒、降血压等功效。其有效成分可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提高白玉菇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力。目前国内对于白玉菇栽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物学性状的研究上,对栽培研究较少,工厂化栽培产生效益的低污染率是栽培成功的关键,污染控制最关键的环节是菌种能够在培养料上实现快速定殖,菌种的活力则是快速定殖最重要因素,而采用固体菌种栽培方式,固体菌种制备成本长,接种效率低,菌种萌发速度慢,培养瓶的污染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成本低,接种效率,菌种萌发速度,降低培养瓶污染率的白玉菇液体菌种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液体菌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按质量份数称取培养基原料:高粱壳80-120份、木屑30-40份、米糠20-30份、麸皮20-35份、花生饼20-30份、碳酸钙1-3份、过磷酸钙2-6份、尿素2-6份、硫铵1-3份、营养土10-20份,水235-325份;
(2)将步骤(1)原料磨碎成直径0.2-0.9厘米颗粒混合,控制PH值6-7,装入培养瓶,每瓶280-390份,压盖封装;
(3)培养瓶送入真空杀菌锅,臭氧灭菌1-2小时后抽真空度60-100KPa,200℃下杀菌30-50分钟;
(4)在15-22℃下冷却,冷却后送入每瓶接原种38-62瓶;
(5)在18-23℃培养室,湿度70-80%,二氧化碳浓度1800-3700PPM之间,培养26-31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培养基制作方便、成本低,且用于液体菌种制作时,菌种发菌速度快,无污染,无老菌皮,有利于提高发菌效果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液体菌种制备方法:
(1)按质量份数称取培养基原料:高粱壳90份、木屑30份、米糠24份、麸皮25份、花生饼23份,碳酸钙1份、过磷酸钙3份、尿素4份、硫铵2份、营养土13份,水235份;
(2)将步骤(1)原料磨碎成直径0.9厘米颗粒混合,控制PH值6,装入培养瓶,每瓶280份,压盖封装;
(3)培养瓶送入真空杀菌锅,臭氧灭菌1小时后抽真空度60KPa,200℃下杀菌30分钟;
(4)在17℃下冷却,冷却后送入每瓶接原种49瓶;
(5)在23℃培养室,湿度70%,二氧化碳浓度1800PPM之间,培养31天。
实施例二
一种以高粱壳为原料的白玉菇液体菌种制备方法:
(1)按质量份数称取培养基原料:高粱壳120份、木屑40份、米糠28份、麸皮32份、花生饼29份,碳酸钙2份、过磷酸钙6份、尿素5份、硫铵3份、营养土17份,水325份;
(2)将步骤(1)原料磨碎成直径0.5厘米颗粒混合,控制PH值6,装入培养瓶,每瓶390份,压盖封装;
(3)培养瓶送入真空杀菌锅,臭氧灭菌2小时后抽真空度100KPa,200℃下杀菌50分钟;
(4)在22℃下冷却,冷却后送入每瓶接原种62瓶;
(5)在18℃培养室,湿度80%,二氧化碳浓度3700PPM之间,培养28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40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