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覆式管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31275.5 | 申请日: | 2014-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5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吴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21/08 | 分类号: | F16L2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覆式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连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覆式管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基础建设也越来越多,需要管道实现水、油、气等的输送,但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逐步重视,同样也希望这种基础建设能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管道固定和施工,需要将管道连接在一起,这就必然需要在管和管之间通过接头进行连接,在连接中,即要求提供紧密地连接功能,还需要确保连接部位不发生泄漏。
现有技术中,具有两端均通过连接头进行连接的结构,但现有的结构泄漏情况较为严重,密封和连接性能也不强,容易导致出现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包覆式管接头,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结构泄漏情况较为严重,密封和连接性能也不强,容易导致出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式管接头,至少包含中间件、抵靠件、紧箍件和弹性变形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件包含位于两侧管件中间空隙位置的过渡部和从两端向上延伸的第一突起部,所述中间件的内表面中间两侧分别由过渡部向外侧延伸出插入所述管件内侧的包覆部,所述两侧包覆部的长度延长至和中间件两端的端部平齐;
所述中间件内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含分别位于两侧包覆部外壁上的至少一个密封凹槽和位于中间件主体两侧内壁上的至少一个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所述中间件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抵靠件和紧箍件,所述抵靠件的内侧设有与第一突起部相对的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二突起部同样向上延伸,所述抵靠件的外侧设有向下延伸并抵靠于所述管件外缘的延伸部,所述第二突起部的下方形成容置槽;
其中,所述第一突起部的一侧形成斜面,所述第二突起部的一侧形成斜面;
所述紧箍件包覆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外缘,其包含横向设置的横板和从横板两端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贴靠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斜面上,所述第二斜板贴靠于所述第二突起部的斜面上;
所述中间件和抵靠件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变形件,所述弹性变形件的后端插入所述容置槽内,其前端向上延伸出位于所述第一突起部下方的第三突起部。
其中:所述紧箍件为开口件,其开口端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紧固部和第二紧固部,所述第一紧固部和第二紧固部上相对设有通孔,以及紧固螺栓和紧箍螺母,所述紧固螺栓贯穿所述第一紧固部和第二紧固部的通孔后与紧固螺母配合进行紧箍,以将紧箍件进行拉紧。
其中:所述中间件主体两侧内壁从外至内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凹槽和第二密封凹槽,并分别容纳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包覆部外壁从外至内分别设有第三密封凹槽和第四密封凹槽,并分别容纳有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凹槽的直径为第二密封凹槽的一倍,且第一密封圈的直径为第二密封圈的直径的一倍,所述第三密封凹槽的直径为第四密封凹槽的一倍,且第三密封圈的直径为第四密封圈的一倍。
其中:所述弹性变形件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半圆凸起。
其中:设有第一半圆凸起和第二半圆凸起。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的包覆式管接头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结构简单,配合便利,操作方便,能实现管之间的快速连接;
2、连接准确稳定,连接效果好;
3、管之间实现了多种配合密封,密封效果得到有效提高,避免管内物体的泄出,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发明包覆式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发明包覆式管接头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中间件;111:过渡部;112:包覆部;113:第一突起部;114:第一密封凹槽;115:第二密封凹槽;116:第三密封凹槽;117:第四密封凹槽;12:抵靠件;121:第二突起部;122:容置槽;123:延伸部;13:紧箍件;131:横板;132:第一斜板;133:第二斜板;134:第一紧固部;135:第二紧固部;136:紧固螺栓;137:紧固螺母;14:弹性变形件;141:第三突起部;142:第一半圆凸起;143:第二半圆凸起;15:第一密封圈;16:第二密封圈;17:第三密封圈;18:第四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12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滑不锈钢法兰
- 下一篇:复合防腐管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