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玉米根系与疫霉菌相克原理生态控制作物疫病蔓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1176.7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朱书生;杨敏;邓维萍;廖静静;杜飞;梅馨月;丁旭坡;范黎明;何霞红;李成云;朱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20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玉米 根系 霉菌 相克 原理 生态 控制 作物 疫病 蔓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利用玉米根系与疫霉菌相克原理生态控制作物疫病蔓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传病害的防治是植物病害控制领域的难题。由卵菌疫霉属(Phytophthora spp)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辣椒疫病、大豆疫病、三七疫病、烟草黑胫病等是危害作物生产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作物疫病的防治非常困难,利用抗病育种、化学农药等方法防治土传病害有一定效果,但它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尤其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病原菌抗药性产生、农田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危害食品的安全性,如何探寻一种生态有效的疫病防治方法是目前疫病防治研究领域的热点,也是增加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由疫霉菌引起的作物疫病主要靠游动孢子随雨水或灌溉水在田间蔓延传播,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控制疫病在田间的蔓延传播是减少疫病危害的重要方式之一。众所周知,自然界生物之间一起构成一定的生物群落,其中不同生物之间会有不同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有利或有害,相生或者相克。根系分泌物是植物根系产生并向根际分泌的物质,包括糖、蛋白质、氨基酸及其它次生代谢产物等,在植物根与病原菌间的互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土壤中病原物通过感应根系分泌的化学信号完成对寄主的识别和定殖。例如,很多疫霉菌、细菌和线虫等病原物通过感应根系分泌的化感物质来完成对寄主的识别。另一方面,植物根系能分泌次生代谢物质抵御土壤中复杂的微生物的侵染,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我们研究发现,一些玉米的根系能吸引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但游动孢子接触玉米根系后不能萌发侵染,且能因为根系分泌物的作用而裂解,从而丧失侵染能力。另外,深入研究还发现当玉米高密度种植时根系的相互作用能诱导抑菌物质DIMBOA在根系的合成和分泌,更有利于防御病原菌。因此,可以利用玉米与疫霉菌游动孢子互作这一特性控制疫病的蔓延和传播,实现作物疫病的生态防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玉米根系与疫霉菌相克原理生态控制作物疫病蔓延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玉米根系与疫霉菌相克原理生态控制作物疫病蔓延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选择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对根系具有趋化效应的玉米品种,在田间以选择的玉米品种和辣椒行间作种植,阻隔辣椒疫病的蔓延;或者将选择的玉米品种种植于辣椒周围,形成阻隔带,阻隔辣椒疫病的蔓延。
所述的玉米品种为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对该品种根系的趋化效应CR值>1。
所述的玉米品种的根系能合成和分泌抑菌化合物DIMBOA,且玉米根系相互接触后会诱导DIMBOA分泌量增加。
所述的玉米品种四叶期时根系DIMBOA含量>40μg/g。
所述的玉米品种是当玉米根系相互接触后会诱导根系DIMBOA合成量增加的品种。
所述的方法,田间间作种植玉米时,行数范围是≥2行,行距30~50cm,株距范围是≤20cm。
所述的方法,将玉米种植于辣椒周围时,玉米种植行数≥2行,玉米行距为30~50cm,株距范围是≤20cm。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玉米根系能吸引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且能分泌抑菌物质杀灭孢子阻止侵染的特性控制疫霉菌游动孢子在田间的蔓延传播的方法。这是一种利用植物与微生物间相克相生的特性控制作物病害的方法,能降低作物疫病的扩展,实现病害的生态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不同玉米品种根系丁布含量差异分析;
图2为玉米根系对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的吸引和杀菌活性;
图3为玉米三叶期根系分布情况;
图4为玉米大喇叭口期根系分布情况;
图5不同株距玉米根部DIMBOA含量差异分析;
图6为玉米不同密度对辣椒疫病的阻隔验证模式;
图7为玉米隔离带对辣椒疫病蔓延控制田间试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步骤一:根系具有分泌抑菌物质能力的玉米品种筛选
(1)不同玉米品种根系抑菌化合物合成差异比较
试验比较了A~H八个玉米品种四叶期时根部防御物质丁布(DIMBOA,2,4-二羟-7-甲氧基-1,4-苯并噁嗪-3-酮)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DIMBOA含量差异较大,品种C、D和G根部DIMBOA含量最高,B、F、H含量次之,A和E含量最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1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猴头菇的培养基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山茶花扦插快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