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曝气生化浮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0939.6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5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万玉山;方慧;邱立伟;李旦;陈艳秋;黄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生化 | ||
1.一种保温曝气生化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曝气生化浮箱包括角桩(1)、箱体框架(2)、前箱墙(3)、后箱墙(4)、左箱墙(5)、右箱墙(6)、底箱墙(7)、亲水廊道(8)、曝气系统、排泥系统、光伏发电系统、顶棚框架(9)、玻璃钢瓦、保温卷帘、网状浮床(10);
所述角桩(1)竖立在水中,可采用木桩或钢筋混凝土桩,由四根或多根组成;
所述箱体框架(2)通过铁丝固定在角桩上,可由木料制成,或者采用不锈钢材料焊接制成,箱体框架(2)制成长方体结构,可根据水面高低调节其高度;
所述前箱墙(3)靠近河岸一侧,可由木板制成,或者采用聚氨酯防水泡沫板制成,前箱墙中间设有一扇门,门框上安装保温棉门帘;
所述后箱墙(4)靠近河中心一侧,可由木板制成,或者采用聚氨酯防水泡沫板制成;
所述左箱墙(5)、右箱墙(6)与前箱墙(3)结构相同,可由木板制成,或者采用聚氨酯防水泡沫板制成,左箱墙(5)下部设有可开关的进水口(11),右箱墙上部设有出水口(12),右箱墙下部设有排泥口(13);
所述前箱墙(3)、后箱墙(4)和右箱墙(6)上布设有三相分离器(14);
所述底箱墙(7)与前箱墙(3)结构相同,可由木板制成,或者采用聚氨酯防水泡沫板制成;
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泵、进气管、布气管(15)、曝气头(16),曝气泵安装在箱体框架(2)上,布气管(15)和曝气头(16)布设在底箱墙(7)上部,进气管连接曝气泵和布气管(15);
所述排泥系统包括排泥泵、排泥管,排泥管连接排泥泵和右箱墙下部的排泥口(13),并把剩余污泥排放到河岸上的绿化带中;
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在角桩(1)上并通过电缆与与曝气泵和排泥泵连接;
所述亲水廊道(8)设计成“一”字形,由木板或竹竿制成,两端搭放在河岸上和箱墙上,亲水廊道(8)略高于水面;
所述顶棚框架(9)采用拱形结构,由不锈钢材料焊接制成,固定在箱体框架(2)上;
所述玻璃钢瓦位于顶棚框架的上部,用聚氨酯胶水使玻璃钢瓦相互粘接并与顶棚框架粘接,玻璃钢瓦采用透明体,白天阳光可以透过透明的玻璃缸瓦照射到浮箱内;
所述保温卷帘位于玻璃钢瓦的上部,可由稻草等作物秸秆制成,保温卷帘的长度与前箱墙、后箱墙的长度相同,通过绳索实现保温卷帘的卷起和摊放;
所述的河堤上还设置有若干人行台阶(17),方便系统的管理和行人参观行走;
所述的前箱墙(3)、后箱墙(4)、左箱墙(5)和右箱墙(6)围成的水面上布设有网状浮床(10);
所述网状浮床(10)由木料或竹竿、尼龙绳制成,具体地,所述网状浮床(10)的制作过程为:
①用木料或竹竿制成长方体框架,接头处可用螺丝或钢丝捆扎连接;
②用尼龙绳在长方体框架的上层和下层织成网状,上层网眼大于下层网眼,上下网眼错开;
③在网眼内种植植物;可选用耐寒植物,如黄菖蒲、西伯利亚鸢尾;或者种植蔬菜,如水芹菜、空心菜;网状浮床(10)下部水体可放养鱼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09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