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9872.4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4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孙秀云;黄诚;王连军;刘聪聪;沈锦优;李健生;刘晓东;韩卫清;孙颖璐;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40 | 分类号: | C12P7/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剩余 污泥 发酵 方法 | ||
1.一种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亚硝酸盐预处理,提高污泥中有机物的溶出,再通过调节pH值至碱性,进行碱性消化进一步促进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有机物的水解及短链脂肪酸的积累,同时抑制产甲烷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提高短链脂肪酸的产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包括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方法,其特征在于:亚硝酸盐的用量为NO2-浓度与污泥样品的干重比值范围为(0.005-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方法,其特征在于:亚硝酸盐的用量为NO2-浓度与污泥样品的干重比值范围为(0.02-0.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方法,其特征在于:亚硝酸盐预处理过程中污泥pH为3.0-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方法,其特征在于:亚硝酸盐预处理时间调节为2小时-2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方法,其特征在于:碱性消化过程之前先充氮去氧;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调节为8-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方法,其特征在于:pH值调节为9-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运行时间为2-10d。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泥厌氧发酵温度为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98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