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保畅桥、城市保畅桥的非平衡通行缓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9380.5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4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星良;蒋自强;吴鹏伟;吴玉山;刘影棠;杨森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鹏伟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缓堵跨线桥 及其 平衡 通行 方法 | ||
1.城市保畅桥,包括半幅式跨线桥(1),其特征是:所述半幅式跨线桥(1),它就是传统双向跨线立交桥二分之一宽度的半幅跨桥,以城区核心(9)为“分水岭”,设置在城市主道(2)的出城方向车道(6)的“N”个路口段,并上跨被交路(4),仅供出城方向车辆沿线上下通过,形成链珠状贯通至城郊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保畅桥,其特征是:所述半幅式跨线桥(1)的宽度可狭窄至包括一根车道,设置在出城通行方向的中轴线或隔栏或中央绿化带(11)的上面空间,修长的桥身其纵向还呈有曲线的连续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保畅桥,其特征是:所述半幅式跨线桥(1)的桥面设置一条直接左转弯匝道(13),形成在出城通行方向路口的“Y”形三支跨线桥或下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保畅桥,其特征是:所述半幅式跨线桥(1)的横断面呈槽状的“U”形桥梁,其两侧的防护墙体作为桥梁的承载体,减少桥面构造物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保畅桥,其特征是:所述半幅式跨线桥(1)呈链珠状的贯通至城郊外围,其沿线区间包括单边下穿隧道(3)以及其它各式各样立体交通路段,形成朝出城方向的畅行延续。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城市保畅桥,其特征是:所述半幅式跨线桥(1)在城市环形道路的交叉路口;将环形道路全线设置呈半幅单向高架桥。
7.城市保畅桥的非平衡通行缓堵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非平衡通行方法,以城市核心区域为“分水岭”,将城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双向通行城市主道(2)的进城方向车道(5)、出城方向车道(6),分别应用不同的交通组织手段,采取进城与出城通行量比例及车速失衡的措施,着力解决出城方向车辆大流量的快速的疏散,让出城方向车辆在沿线路口及行车道一路无阻碍无等待快速畅行,形成若干条非平衡主要道路,驾车出城方向如同行驶“城内半幅高速路”,高速疏导,以便时时腾出城区紧张的道路资源,从而拉动沿线及全盘交通的良性循环,即出城方向“半幅保畅”,进城方向“半幅调控”的“差异化通行”路网;为此,在出城方向的N个路口设置半幅式跨线桥(1),并形成链珠状至郊外远端,同时,进城方向车道(5)在路口仍然保持传统信号灯(7)的设置,犹如路口的“循环闸门”,它同时又肩负着自然调节进城车辆流量,不准城区道路过度饱和的特殊使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城市保畅桥的非平衡通行缓堵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出城方向车道(6)沿线区间无等待的平交路口,包括局部利用出城方向的传统双向跨线桥或传统互通立交桥(8),形成出城方向的延续畅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城市保畅桥的非平衡通行缓堵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出城方向车道(6)设置的半幅式跨线桥(1)呈修长条的桥身,跨越两条以上的被交路(4);或“半幅单向长距”跨过或绕过城市副中心新区或卫星城。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城市保畅桥的非平衡通行缓堵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出城方向车道(6)多增加包括一根以上的集散车道(12)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鹏伟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鹏伟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93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