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2M通信架构、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29176.3 | 申请日: | 2014-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0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爱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m2m 通信 架构 信息 交互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2M通信架构、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其中,M2M通信架构包括:第一终端侧中间件,以及与第一终端侧中间件相连的所述网络侧中间件或第二终端侧中间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侧中间件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侧中间件,位于终端侧应用与底层网络服务之间,所述第一终端侧中间件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侧中间件中包括用于资源抽象的模块,与用于语义处理的模块;所述网络侧中间件,位于网络侧应用与底层网络服务之间,所述网络侧中间件中包括用于资源抽象的模块与用于语义处理的模块。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M2M通信过程如何利用资源抽象和语义实现互通的问题,提升了物联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互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简称为M2M)通信架构、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oneM2M协议体系中已经对资源抽象和语义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并阐述了它们的作用。没有这套资源抽象仍可以设计方案、开发平台、部署终端设备、开展物联网业务。但每开展一个业务,都需要从头到尾走一遍这个流程,系统也需要进行深入到代码层面的改动。在传统开发模式下,开发人员必须了解每种接入技术细节,使用原生设备接口开发应用,物联网系统的可扩展性、互通性较差。资源抽象,可以用有限的抽象模型表示出所有已知和未来出现的物理设备,将设备与平台分离,平台开展业务时直接操作资源抽象模型而不需考虑实际硬件,真正实现业务的复用。资源抽象是语义的基础,只有抽象设备模型建立之后才可以应用语义系统来更好的操控终端设备。
但是,相关技术中并没有说明在oneM2M协议体系中如何利用资源抽象和语义来解决上述物联网系统的可扩展性、互通性较差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M2M通信过程如何利用资源抽象和语义实现互通的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2M通信架构、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M2M通信过程如何利用资源抽象和语义实现互通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到机器(M2M)通信架构,包括:第一终端侧中间件,以及与第一终端侧中间件相连的所述网络侧中间件或第二终端侧中间件,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侧中间件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侧中间件,位于终端侧应用与底层网络服务之间,所述第一终端侧中间件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侧中间件中包括用于资源抽象的模块与用于语义处理的模块;所述网络侧中间件,位于网络侧应用与底层网络服务之间,所述网络侧中间件中包括用于资源抽象的模块与用于语义处理的模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M2M通信架构还包括:统一本体库,与同一中间件中的所述用于资源抽象的模块以及用于语义处理的模块相连,用于存储资源本体与一条或多条语义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应用于上述机器到机器(M2M)通信架构,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侧中间件或者网络侧中间件接收到实体资源发送的指令信息;所述第一终端侧中间件或者网络侧中间件中包括的用于资源抽象的模块将所述实体资源抽象为对应的资源本体;所述第一终端侧中间件或者网络侧中间件中包括的用于语义处理的模块根据所述资源本体确定所述指令信息对应的语义,并将所述语义发送给M2M通信对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侧中间件或者网络侧中间件中包括的用于语义处理的模块根据所述资源本体确定所述指令信息对应的语义,并将所述语义发送给M2M通信对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侧中间件或者网络侧中间件中包括的用于语义处理的模块根据所述资源本体在所述统一本体库中选择所述指令信息对应的语义,并将所述语义发送给M2M通信对端。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终端侧中间件将所述语义发送给M2M通信对端的情况下,所述M2M通信对端包括所述网络侧中间件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侧中间件;和/或,在所述网络侧中间件将所述语义发送给M2M通信对端的情况下,所述M2M通信对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侧中间件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侧中间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9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