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密方法、密码系统及移动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28858.2 | 申请日: | 2014-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8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钱广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46 | 分类号: | G06F21/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秀芸 |
| 地址: | 2640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解密 方法 密码 系统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解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密方法、一种密码系统以及一种利用该密 码系统实现防破解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广为使用、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 尤其是智能手机。
然而,就在智能终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丰富的同时,社会 中的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将目光盯上了用户的智能终端。例如:对于智能手机来说,由于 手机中必定存储有用户的联系人信息,而且在一些高端的智能手机中甚至还可能存储有用 户的隐私信息、重要的商业信息等等。因此,一旦手机失窃,则用户损失的将远不止一个 手机的价值。
在这样的情境下便诞生了密码系统。在设有密码系统的终端中,每当进入用户界面时, 密码系统均会要求用户输入预设的密码,这样一来,盗窃者作为非法用户是不可能得知该 预设的终端密码的,而没有该终端密码,则终端将无法进入智能功能工作状态,从而无法 窥见合法用户的信息。
但是,这样的终端密码系统仍然存在着一下缺陷:
一方面,常用的密码系统基本上仅设置一个密码,判断输入的密码是否与预存的密码 一致;如一致,则解锁;如不一致,则解密失败。盗窃者有一定的概率通过不断地进行密 码试验最终成功解密,导致密码系统的安全性不足。另外,用户在解密时,很容易被别人 偷窥,从而密码信息丢失。
另一方面,对图案加密解密方式来说,解密完成后,屏幕上会遗留手指解锁的痕迹.造 成密码丢失,信息泄露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密码系统难以应对用户需求情 况、且安全性不足,提出一种解密方法、一种密码系统以及一种利用该密码系统实现防破 解的移动终端,同时能够改善因智能终端输入密码时遗留在屏幕上的密码轨迹,密码被破 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密方法,包括:
输入一密码;
判断输入的密码是否为设置的密码,且设置的密码是否处于激活状态;如果是,则终 端解密,当前使用的密码暂时失效,其他设置的密码被激活;下一次需要输入一个处于激 活状态的密码才能实现终端解密。
优选地,所述设置的密码的个数为至少两个。
优选地,还包括:
连续输入密码失误的次数超过N时,可通过问题验证进入密码重置;
密码重置后对终端进行解密。
优选地,所述问题验证时涉及的问题为用户相关的不易忘记地个人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密码系统,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输入一密码;
解密单元,用于判断输入的密码是否为设置的密码,且设置的密码是否处于激活状态; 如果是,则终端解密,当前使用的密码暂时失效,其他设置的密码被激活;下一次需要输 入一个处于激活状态的密码才能实现终端解密。
优选地,所述密码系统设置的密码的个数为至少两个。
优选地,还包括:
密码重置单元,用于连续输入密码失误的次数超过N时,可通过问题验证进入密码重 置。
优选地,所述密码重置单元在问题验证时涉及的问题为用户相关的不易忘记地个人信 息。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密码系统实现防破解的移动终端。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方案解密时,即使解锁密码时被别人看 见,也不用担心密码泄露。另外,智能终端屏幕上即使遗留解锁痕迹,其他人也不能够解 锁智能终端;本技术方案尤其对图案加密解密方式尤为适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 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解密方法在手机系统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解密方法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优化后的解密方法流程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密码系统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88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虚拟机生命周期的云计算安全性评估方法
- 下一篇:鉴权方法和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