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钢自动分离回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28462.8 | 申请日: | 2014-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4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彭余根;汪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奇管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6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钢 自动 分离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钢自动分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塑钢管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塑钢废料,塑钢废料为在生产过程中的头尾料或废品管,这些物料可被加工回收,并按一定的比例作为原料添加到新管材的生产中。目前多数通过人工用电锯将塑钢管废料先切割成小块物料,然后再人工转移到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再人工转移到下一道工序进行进一步加工,但是塑钢管废料硬度较大,脆性较高,在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物料飞溅,以及破碎后人工运输,很容易伤到工人,极其不安全,另外容易造成物料浪费,破碎后塑钢混合在一块,不容易分离,回收效率低,而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塑钢自动分离回收装置,可以有效地对废旧塑钢管材进行撕碎、破碎、金属分离处理,然后进行回收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回收效率高,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操作安全方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钢自动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撕碎装置、破碎装置、运输装置和机架,所述撕碎装置包括进料斗、撕碎箱、撕碎机构和出料口,所述进料斗设置在撕碎箱上方,撕碎机构设置在撕碎箱内部,出料口设置在撕碎箱底部,所述破碎装置包括斜面入料斗、破碎箱、破碎机构和出料斗,所述斜面入料斗设置在破碎箱上方,破碎机构设置在破碎箱内部,出料斗设置在破碎箱底部,所述斜面入料斗与撕碎装置的出料口对接,所述破碎装置的出料斗下方设置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为磁辊式皮带运输装置。
所述的斜面入料斗的斜面长度为8-10cm。
所述的出料斗为倒梯形。
所述的磁辊式皮带运输装置包括第一皮带辊、运输皮带、第二皮带辊和电机,所述第二皮带辊通过大皮带轮、三角皮带和小皮带轮与电机连接。
所述的运输皮带下方设有若干上托辊和下托辊。
本发明使用时,将各种尺寸规格的废旧塑钢管从进料斗投入撕碎箱,可以不须切割分解,直接进行撕碎工作,撕碎后的块状物从撕碎箱的出料口进入到破碎装置的斜面入料斗,然后进入破碎箱进行破碎工作,经过破碎机构破碎后从倒梯形出料斗出料,最后通过磁辊式皮带运输装置实现自动运输和塑料与金属分离,分离后的塑料和金属自动输送到下一道加工工序。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塑钢自动分离回收装置,可以有效地对废旧塑钢管进行撕碎、破碎处理、金属分离处理后,分别进行回收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回收效率高,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操作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塑钢自动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撕碎装置1、破碎装置2、运输装置3和机架4,所述撕碎装置1包括进料斗101、撕碎箱102、撕碎机构和出料口103,所述进料斗101置在撕碎箱102上方,撕碎机构设置在撕碎箱102内部,出料口103设置在撕碎箱102底部,所述破碎装置2包括斜面入料斗201、破碎箱202、破碎机构和出料斗203,所述斜面入料斗201设置在破碎箱202上方,破碎机构设置在破碎箱202内部,出料斗203设置在破碎箱202底部,所述的斜面入料斗201的斜面长度为10cm,所述斜面入料斗201与撕碎装置1的出料口103对接,所述破碎装置2的出料斗203下方设置运输装置3,出料斗203为倒梯形,所述运输装置3为皮带运输装置,所述的皮带运输装置包括第一皮带辊301、运输皮带302、第二皮带辊303和电机304,所述第二皮带辊303通过大皮带轮305、三角皮带306和小皮带轮307与电机304连接,所述的运输皮带302下方设有若干上托辊308和下托辊309。本发明使用时,将各种尺寸规格的废旧塑钢管从进料斗101投入撕碎箱102,可以不须切割分解,直接进行撕碎工作,撕碎后的块状物从撕碎箱102的出料口103进入到破碎装置2的斜面入料斗201,然后进入破碎箱202进行破碎工作,经过破碎机构破碎后从倒梯形出料斗203出料,最后通过皮带运输装置3自动输送到下一道加工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奇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奇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8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与碳纤维复合线材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警示路灯专用的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