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28444.X | 申请日: | 2014-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7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宝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F23G7/06;C04B33/13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袁兴隆 |
| 地址: | 213126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污染 土壤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领域,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运行,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以其优势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因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国家“退二进三”、“退城进园”的实施,大量石油、化工企业面临搬迁、整改问题,由此形成或遗留了大量污染场地,尤其以挥发性(VOCs)、半挥发性(SVOCs)有机物遗留产地为甚。2010年,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统计显示,我国城市工业企业搬迁场地仅有机物污染地块就有七八百块,且绝大部分未经修复。世界银行2010年发布的《中国污染场地的修复与再开发的现状分析》称,近几年工业企业搬迁遗留的场地中有将近3/5存在较严重的有机污染。据统计,仅江苏近年就有400家化工企业搬离城区,1000多家小化工企业关闭停产,预计到2015年,江苏省城区内的所有化工企业搬迁将置换出30多万亩污染场地,其治理修复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且目前大多数场地都急需功能的转换和二次开发。这些场地的污染土壤已成为“化学定时炸弹”,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壤环境问题。
现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研究较多的有化学淋洗法、电动法、热脱附法以及生物法。化学淋洗法易操作,但对土壤类型要求严格,同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电动法操作简便,对现有景观、建筑等影响小,但处理时间较长,从几天乃至几年,同时阴阳极电解液电解后会引起土壤pH 的变化,影响土壤生态;热脱附法一般对挥发性较强的物质处理效果较好,但是成本较高,主要体现在需要对土壤的加热和放热的过程,热量利用率低;生物法处理成本低,适用于大面积的土壤修复,但处理速率慢、周期长,一般仅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污染的土壤,且对土壤环境要求严格。
综上,我国石油、化工等企业搬迁、改革遗留的污染场地,尤其是高浓度有机物污染场地具有污染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污染情况复杂、修复治理困难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对污染场地进行土壤修复,由于这些修复技术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治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有机污染土壤采用热脱附修复技术时,热量的利用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修复高浓度有机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待修复土壤进行粉碎、过筛;
2)将1)中过筛后的待修复土壤进行热脱附处理;
3)将2)中热脱附处理后的土壤在不降温的情况下输送到砖窑,烧制成砖;
4) 将2)中热脱附产生的废气燃烧,将燃烧产生的热量用加热待处理土壤。
具体地,还包括废气处理过程,将2)中热脱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首先经废气收集装置收集,然后经气体冷凝器处理,最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净化后燃烧。
具体地,所述待修复土壤经一级螺旋输送机传送带输送到粉碎机,粉碎后的待修复土壤经二级螺旋输送机传送带传送至热解析炉,所述废气燃烧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位于一级、二级螺旋输送机传送带上的待修复土壤。
具体地,所述废气首先经废气收集装置收集,然后经气体冷凝器和水冷凝器处理,使废气温度冷凝至常温,然后经布袋除尘处理净化。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过筛后的待修复土壤的粒径小于15mm。
具体地,所述热脱附的温度为25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宝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宝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84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肝支持系统的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旧陶瓷绝缘子的回收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