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支撑轴类齿轮锻件的胎模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8110.2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9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吴会萍;邰清安;邹建波;王丹;吴香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任凯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齿轮 锻件 胎模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的锻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长支撑轴类齿轮锻件的胎模锻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齿轮锻件的要求是锻件的分模方向不能沿齿轮的轴向分布,采用模锻方法制造此类锻件存在一定的生产局限性。支撑轴较长的齿轮锻件,就不能采用模锻方法制造,只能采用自由锻方法制造锻件了。自由锻生产效率低,且锻件形状不规整,存在锻件公差大、上下轴同心度偏差大、加工余量预留较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支撑轴类齿轮锻件的胎模锻方法,提高了锻件的上下两支撑轴的同轴度,锻件的精度得到了保证,减小了后续的加工余量和加工工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长支撑轴类齿轮锻件的胎模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长支撑轴类齿轮胎模锻锻件的设计:胎模锻锻件包括齿轮部位、上轴部位和下轴部位,所述锻件设计的名义尺寸为零件尺寸加4~6mm加工余量,所述锻件设计的尺寸公差带为3mm,所述锻件设计出模斜度;
(2)胎模锻模具设计与制造:胎模锻模具设计为上模和下模的分体模形式,上模的内腔形状为所述上轴部位外形,下模的内腔成型区域形状为所述下轴部位外形,上模的上端面与下模的上端面平齐时,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齿轮部位的厚度,所述模具设计脱模斜度,所述模具以模具钢制造;
(3)锻造锻件:依据设计的所述锻件计算需要的原料,将计算得到的棒料尺寸按规格下料后加热;所述模具经过预热后,将下模摆放在自由锻设备中,再将加热好的棒料置于下模中,摆放正直,将上模扣于棒料上,施加锻锤的打击力,直至保证上模的上端面与下模的上端面平齐为止,然后将所述模具倒置,脱出上模和锻件。
所述的长支撑轴类齿轮锻件的胎模锻方法,其中所述锻件出模斜度为2°。
所述的长支撑轴类齿轮锻件的胎模锻方法,其中所述模具脱模斜度为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简化了制造程序,用胎模锻方法代替自由锻方法,常规自由锻造工艺过程为:下料→加热→压肩→拔长一端头→加热→压肩→拔长另一端头→清理缺陷→检验,而胎模锻工艺过程为:下料→加热→锻造→检验,明显减少了工序,节省时间,减低劳动强度。
2、胎模锻锻件设计时减小了锻件名义尺寸,包括锻件各个直径及长度,减小了锻件尺寸公差带,由于锻件尺寸精度提高,名义尺寸减小,最终减少了零件加工余量和原材料重量。
3、优化锻造方法,胎模锻锻件生产制造时,由于锻件制造过程中是一次成形,没有金属流线切断过程,所以,锻件的金属流线是沿锻件外形连续分布的,零件的使用性能大大提高。
4、锻件尺寸及公差范围减小节省原材料,加热时间相应减少,节约加热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长支撑轴类齿轮胎模锻锻件的结构图;
图2为长支撑轴类齿轮自由锻锻件的结构图;
图3为胎模锻模具中放置棒料的示意图;
图4为胎模锻模具成型锻件的示意图;
图5为胎模锻锻件的金属流线示意图;
图6为自由锻锻件的金属流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长支撑轴类齿轮锻件的胎模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长支撑轴类齿轮胎模锻锻件的设计:以液压泵传动齿轮零件4为例,胎模锻锻件9包括齿轮部位2、上轴部位1和下轴部位3,胎模锻锻件9设计的名义尺寸为零件4尺寸加单边4~6mm加工余量,胎模锻锻件9设计的尺寸公差带为3mm;如零件4的下轴直径尺寸为Φ36mm,胎模锻锻件9设计的下轴部位3直径名义尺寸为Φ45mm,尺寸公差为-1mm~+2mm;胎模锻锻件9设计出模斜度为1°;
(2)胎模锻模具设计与制造:胎模锻模具设计为上模6和下模7的分体模形式,上模6的内腔形状为上轴部位1外形,下模7的内腔成型区域形状为下轴部位3外形,上模6的上端面与下模7的上端面平齐时,上模6与下模7之间的距离为齿轮部位2的厚度,模具设计脱模斜度为2°,模具以模具钢制造;
(3)锻造锻件9:依据设计的锻件9计算需要的原料,将计算得到的棒料8尺寸按规格下料后加热;模具经过预热45min后,将下模7摆放在自由锻设备中,再将加热好的棒料8置于下模7中,摆放正直,将上模6扣于棒料8上,施加锻锤的打击力,直至保证上模6的上端面与下模7的上端面平齐为止,然后将模具倒置,脱出上模6和锻件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8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岸式浮船施工法
- 下一篇:电动自行车安全装置及其安全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