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感温光纤套筒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7170.2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3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毛士杰;司昌健;王昊;崔明;袁东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科电缆附件有限公司;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4 | 分类号: | H02G15/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5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绝缘 电力电缆 光纤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置测温光纤的高压电缆终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力电缆测温光纤限位结构件。
背景技术
由于光纤感温式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能适时掌握电缆温度变化趋势,及时提示检修,防患于未然,并可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重要参数,所以光纤感温式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这种电缆虽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如何感温光纤在电缆内部布置具有最合理的曲率半径及感温光纤在电缆终端头制作过程中不发生因位移造成断线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绝大多数66kV与110kV光纤感温式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中的感温光纤都置于电缆的皱纹铝护套和绝缘屏蔽层之间,光纤从电缆中引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两根电缆连接时在硅橡胶整体预制中间接头主体中的引出,这种引出相对比较简单,只要在硅橡胶整体预制接头主体安装完成后,先把两根电缆的光纤焊接,然后把光纤和接头主体都放置于防水壳内,最后在防水壳内灌注双组份高压防水密封胶即可;另一种情况是光纤在硅橡胶全预制干式户外终端中引出,这种情况的引出相对于第一种情况要复杂得多,既要考虑保持光纤的完整性、也要考虑引出位置的防水密封性、光纤弯折允许的曲率半径,最重要的是不能破坏终端的两个主要性能:绝缘性能、防水密封性能。
目前,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引出的电缆测温光纤均是将光纤直接穿入电缆护套内部,并未考虑在电缆终端头制作过程中光纤可能受力产生位移,弯折曲率半径过小,从而导致一部分电缆在产品验收时发现其感温光纤已经折断,并且国家或相关部门并没有相关标准和具体结构的规定。以上两种敷设方式的特点如下: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但却也存在问题:光纤与铜管间无密封设计,该部位的防水密封完全依赖后期包绕的防水胶带,防水密封效果不理想;电缆终端头制作过程中光纤容易发生移位,损坏;光纤引出时没有固定的弯曲半径,容易导致因光纤弯曲半径过大造成光纤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感温光纤套筒,以解决的目的是克服电力电缆直接敷设、引出所带来的防水密封效果不理想、电缆终端头制作过程中光纤容易发生移位,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体1为中空的圆筒,高H为150mm,在距本体底部Q为50mm处,有向内的凹陷2,该凹陷深度K为13 mm,在该本体的外部有半圆形光纤导轨3,该光纤导轨的直径R为5mm,所述光纤导轨的一端与该凹陷垂直相交、另一端位于该凹陷的下方的本体底边处。
所述本体1采用半导电橡胶材料。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克服了现有的光纤引出结构的不足,使光纤沿光纤导轨布置,很好的解决了在电缆终端头制作过程中因感温光纤转导轨弯曲率半径过小或产生过大位移导致光纤断线的问题,本体采用半导电橡胶制成,不会对电缆本体电场分布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导轨展开图;
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体1为中空的圆筒,高H为150mm,在距本体底部Q为50mm处,有向内的凹陷2,该凹陷深度K为13 mm,在该本体的外部有半圆形光纤导轨3,该光纤导轨的直径R为5mm,所述光纤导轨的一端与该凹陷垂直相交、另一端位于该凹陷的下方的本体底边处。
所述本体1采用半导电橡胶材料。
使用时,如图4,将本发明本体套在电缆4的外部,将光纤5从光纤导轨位于本体底部的一端放入,沿光纤导轨缠绕至与凹陷垂直相交的一端后,再从最外边的尾管6上的孔7穿出。
通过计算、仿真对用于光纤缠绕的光纤导轨曲率半径进行优化设计,得出了相应的曲线函数,很好的解决了在电缆终端头制作过程中因感温光纤转弯曲率半径过小或产生过大位移导致光纤断线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科电缆附件有限公司;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吉林省中科电缆附件有限公司;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71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GBT模块过流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槽式桥架用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