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水肿的汤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25497.6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5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黄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萍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7/1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水肿 汤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水肿的汤药。
背景技术
大部分的水肿是由肺、脾、肾、心脏、三焦各脏腑疾病引起的,也有肝病的腹水蛋白质不足引起的或更年期障碍的激素异常等原因也会造成水肿。水肿久治难愈,反复发作,严重者会危及生命。水肿一般用利尿药治疗,用药后会造成反复发作,还可能严重危害肝肾健康,使病情加重如若治疗不当便会诱发肾脏衰竭。引起水肿的原因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病、肾脏病,能并发肺水肿、脑水肿等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年因水肿导致并发症死亡的人数高达患病总数的14%。
水肿是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依据症状表现不同而分为阳水、阴水二类,临床上根据水肿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水肿仅发生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出现组织轻度凹陷,平复较快。早期水肿,仅有体重迅速增加而无水肿征象出现。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的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缓慢。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皮肤绷紧,起亮光,甚至可有液体渗出,有时可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
因此寻求一种高效治疗水肿的药物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进一步提出一种治疗水肿的汤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水肿的汤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构成:紫皮蒜头3-6份、赤小豆5-12份、白扁豆5-8份、大枣9-15份、玉米4-8份;荞麦8-15份、茅根5-7份、莲子3-6份、芹菜根5-8份、茯苓6-10份、芡实12-15份、蒲黄10-14份、木瓜5-8份、生地10-13份、泽泻5-7份、山药5-8份、山茱萸3-6份、野菊花5-8份、茄子根3-6份、泽兰叶3-6份。
作为优选,治疗水肿的汤药,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构成:紫皮蒜头4份、赤小豆8份、白扁豆6份、大枣12份、玉米6份;荞麦10份、茅根6份、莲子4份、芹菜根6份、茯苓8份、芡实13份、蒲黄12份、木瓜7份、生地12份、泽泻6份、山药6份、山茱萸4份、野菊花6份、茄子根5份、泽兰叶5份。
一种治疗水肿汤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按重量配比称取紫皮蒜头4g、赤小豆8g、白扁豆6g、大枣12g、玉米6g,将其混配后干燥、研磨成药粉,粒度为120目;
(2)按重量配比称取荞麦10g、茅根6g、莲子4g、芹菜根6g、茯苓8g、芡实13g、蒲黄12g、木瓜7g、生地12g、泽泻6g、山药6g、山茱萸4g、野菊花6g、茄子根5g、泽兰叶5g,混配后用水煎煮,过滤取煎煮液;
(3)将步骤(1)中制备的药粉用煎煮液冲开,搅拌使药粉充分分散到煎煮液中,即可服用。
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坚持服用一周即可见效。
本发明各中药协调配合,共奏健脾、除湿、消肿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水肿的汤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各种水肿疗效可靠、显著,有效率达到95%以上,各相关指标达到正常水平,体征完全改善,患者无任何不良感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水肿的汤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构成:紫皮蒜头3g、赤小豆5g、白扁豆5g、大枣9g、玉米4g;荞麦8g、茅根5g、莲子3g、芹菜根5g、茯苓6g、芡实12g、蒲黄10g、木瓜5g、生地10g、泽泻5g、山药5g、山茱萸3g、野菊花5g、茄子根3g、泽兰叶3g。
治疗水肿汤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按重量配比称取紫皮蒜头3g、赤小豆5g、白扁豆5g、大枣9g、玉米4g,将其混配后干燥、研磨成药粉,粒度为120目;
(2)按重量配比称取荞麦8g、茅根5g、莲子3g、芹菜根5g、茯苓6g、芡实12g、蒲黄10g、木瓜5g、生地10g、泽泻5g、山药5g、山茱萸3g、野菊花5g、茄子根3g、泽兰叶3g,混配后用水煎煮,过滤取煎煮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萍,未经黄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5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