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级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624454.6 | 申请日: | 2014-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4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陆军;刘辰;焦阳;耿林;陆成杰;段天博;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14/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级 网状结构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合金因其特有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汽车、武器装备等领域。然而,受自身组织结构的限制,其耐磨性、耐热性及强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以钛合金为基体,以不同方式在钛合金基体中引入陶瓷增强相,获得的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Discontinuously Reinforced 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s,简称DRTMCs)受到广泛关注。与钛合金相比,DRTMCs表现出更优异的强度、模量、耐磨性、耐热性及服役温度等性能。但是,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增强相完全均匀分布的钛基复合材料,不仅成本高、而且工艺复杂、周期较长,制备的增强相均匀分布钛基复合材料的脆性仍然较大。发明人曾经根据Hashin-Shtrikman(H-S)理论与晶界强化理论,设计并制备的一级网状结构TiBw/Ti复合材料(ZL200810136852.8),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粉末冶金法制备DRTMCs脆性大的瓶颈问题。但该类方法制备的增强相只分布在钛粉颗粒周围形成一级网状结构(如ZL200810136852.8、ZL200910071986.0),由于增强相仅分布在网状结构界面处;所以,增强效果的提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提供的一种两级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两级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以SiC为增强体原料,以α+β双相钛合金为基体;并具有两级网状结构,一级网状结构位于晶界处,由TiC+Ti3SiC2混杂增强体形成;二级网状结构位于晶内β相中,由Ti5Si3陶瓷相构成。
上述两级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按以下步骤制备:
一、将增强体原料SiC和基体α+β双相钛合金粉末进行球磨混粉;
二、热压烧结:将混好的复合粉末装入抽真空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热压烧结,即得到两级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
本发明两级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中TiC+Ti3SiC2混杂增强体位于晶界处,形成了一级连续网状结构;由于纳米级SiC颗粒的Si元素固溶进入晶内,冷却时在晶内β相中析出Ti5Si3陶瓷相,因β相分布在α相周围呈网状分布,所以Ti5Si3陶瓷相形成的网状结构分布在α相周围,形成二级网状结构。本发明(TiC+Ti3SiC2+Ti5Si3)/Ti两级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成功地在较软的β相中以网状的形式引入了硬质陶瓷增强体,形成了两级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进一步的提高了钛基复合材料的室温模量、强度及耐热性,充分发挥了网状结构的增强效果。
本发明两级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可控性强。
本发明(TiC+Ti3SiC2+Ti5Si3)/Ti两级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经室温与高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iC+Ti3SiC2+Ti5Si3)/Ti两级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比TiBw/Ti合金基复合材料(ZL200810136852.8)和高温抗氧化-TiCp/Ti合金基复合材料(ZL200910071986.0)具有更高的增强效果。以3vol.%增强体含量为例,一级网状结构TiCp/TC4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980MPa,一级网状结构TiBw/TC4复合材料抗拉强度达到1035MPa(Scripta Materialia 64(2011)844-847),而两级网状结构(TiC+Ti3SiC2+Ti5Si3)/TC4复合材料抗拉强度达到1150MPa,且仍然保持与一级网状结构TiBw/TC4复合材料相近的延伸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4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