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路自适应反馈方法和发送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1443.2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3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波;杨讯;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L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反馈 方法 发送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自适应反馈方法,包括:发送端设备接收通信对端发送的链路自适应反馈帧,所述链路自适应反馈帧包括调制编码请求序列标识符MSI,该MSI用于向所述通信对端发出链路自适应请求,并且该MSI还用于指示空时编码类型指示信息;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链路自适应反馈帧进行链路自适应处理,其中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所述空时编码类型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链路自适应反馈帧所针对的数据帧对空时编码的使用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路自适应反馈方法和发送端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物理层支持链路自适应技术(Link Adaptation),链路自适应技术的主要流程是发送端以一定的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以下简称:MCS)给用户发送数据以后,由于信道条件的影响,而且接收端可以估计出实际的信道状态信息,接收端接收数据以后根据信道条件结合发送条件(例如:MCS),计算出与信道条件相关的以及推荐的MCS等参数,反馈给发送端。发送端得到接收端反馈的参数之后,调整并选择合适的调制编码方式,使数据传输的误码率降低。这种通过接收端的调制编码方式反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Feedback;以下简称:MFB)来调整发送端的MCS的过程就是链路自适应技术的典型代表。
现有的无线局域网系统中支持两种反馈机制,被动反馈和主动反馈。被动反馈就是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调制编码方式反馈请求(MFB Request;以下简称:MRQ)之后,接收端针对发送端发送的上一帧数据来反馈MFB;主动反馈是接收端主动地反馈MFB,而不需发送端发送请求,主动反馈可以针对发送端之前发送的任何一帧或者多帧数据。
在目前新的无线局域网的标准中,引入了高吞吐量控制字段(High Throughput,HT,Control field),用来做链路自适应信道反馈、RDG指示等。在新的标准中,需要一个类似的控制的字段来做完成这些功能,但是目前并没有定义新的非常高吞吐量字段(VeryHigh Throughput,VHT,Control field),而是复用了HT Control field。具体做法是使用原先是保留比特的HT Control field中的第一个比特B0区分两种模式。当B0=0的时候表示当前为HT格式的HT Control field(HT format HT Control field),当B0=1的时候表示当前为VHT格式的HT Control field(VHT format HT Control field)。
VHT format HT Control field然而,通复用的技术会减少保留比特,不利于后续引入更新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希望在缓解新技术引入可能产生的当前潜在的应用冲突以及考虑到后续更多的新技术的引入,对VHT format HT Control field的应用进行优化,从而可以得到更多的保留比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链路自适应反馈方法,包括:
发送端设备接收通信对端发送的链路自适应反馈帧,所述链路自适应反馈帧包括调制编码请求序列标识符MSI,该MSI包括3个比特,该MSI用于向所述通信对端发出链路自适应请求,并且该MSI还用于指示空时编码类型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链路自适应反馈帧进行链路自适应处理,其中所述发送端设备根据所述空时编码类型指示信息确定所述链路自适应反馈帧所针对的数据帧对空时编码的使用信息,并根据所述使用信息选择所述发送端设备发送数据帧时所采用的空时流、带宽和调制编码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链路自适应反馈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1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