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吊秧类植株落秧夹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19509.4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2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运奎 |
主分类号: | A01G9/12 | 分类号: | A01G9/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1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秧类 植株 落秧夹 | ||
技术领域
该方案涉及大棚种植技术中使用的一种针对黄瓜瓜秧等吊秧类植株进行落架操作的装置,是一种大棚种植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吊秧类植株(吊秧原理可参考图9)在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落秧,所谓落秧是指降低植株的高度,是实现温室种植吊秧类蔬菜高产、高效、优质的配套措施之一。以大棚黄瓜为例,一般每年需要8-12次落秧,落秧方式主要是人工落秧和半自动落秧,人工落秧劳动强度大、繁琐、用工最多,据申请人了解,每年产生的人工费、操作时发生的断苗、歇蔓而影响结瓜、采瓜的综合损失,平均每株为0.5元。
针对这一问题,有人设计了一套落架器,例如中国专利CN202135533U中公布的一种落架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满足黄瓜秧落秧的需要的,但是该落架器的问题在于,结构复杂,一共涉及十多个零件,制造成本高,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单件的制造成本在1元以上,市场零售价在2元--3元。一个单体黄瓜大棚的使用量在7000个左右,仅此一项的投入就高达两万元左右,对于农民来说,投入过大,根本没有应用价值,所以造成的现象是,农户中根本没有使用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人对种植户进行大量的回访和研究,农户的期望值为市场价最高不应高于6毛钱,针对这一问题,申请人结合自家黄瓜种植情况,提出一种价廉的落秧装置,同时能够满足黄瓜落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吊秧类植株落秧夹,首先用于解决现有的落秧产品费用高的问题,将单价降低到农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其次,具有使用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吊秧类植株落秧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滑轮,所述滑轮槽中缠绕有吊绳;
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一矩形框,且在矩形框的两端分别设有悬挂部和吊绳缺口,所述滑轮通过一滑轮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中,
还包括一设置在支撑件和滑轮之间的对滑轮进行锁定的锁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件侧面的突起和铰接在突起上的7字形锁杆,且在所述支撑杆侧面设有容锁杆一端穿过的缺口,并在滑轮上设有若干与锁点对应设置的卡槽,且在所述锁杆和支撑件之间设有一个将锁杆锁点压紧在卡槽中的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件侧面的销孔和穿插在销孔中的销轴,并在滑轮上设有若干与销轴对应设置的卡槽,且在所述销轴和支撑件之间设有一个将锁杆锁点压紧在卡槽中的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件侧面的销孔和穿插在销孔中的销轴,并在滑轮上设有若干与销轴对应设置的卡槽,且在所述销轴和支撑件之间设有一个将锁杆锁点压紧在卡槽中的卡紧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滑轮的一侧设有用于和支撑件内壁增大阻尼的毛面。
最佳地,所述滑轮为注塑件、支撑件为注塑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系在吊绳自由端的活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只有两个主要部件和2-3个不等的辅助部件,且通过注塑成型可以降成本降至最低,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可以将单个单价降低到0.2元至0.3元之间,这样单个大棚的投资额度就可以控制在5千元以内,农民易于接受。
功能齐全,使用时,通过单手操作锁紧机构,就可以实现快速的落夹,松开手后就可以实现自动锁紧,操作非常方便,劳动强度较传统的手工捆扎,效率提高60%以上,劳动强度也大幅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拆装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装置的全剖视图。
图4为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5为滑轮的样式一;
图6为滑轮的样式二;
图7为另一样式的全剖视图。
图8为另一样式的全剖视图。
图9为本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10为图3的一种简单变形。
图11为吊绳缺口的样式。
图中:1滑轮,11滑轮轴孔,12毛面,2支撑件,21吊绳缺口,22挂钩,22’小锁,23突起,24,缺口,25卡槽,3吊绳,4钢丝,5滑轮轴,6弹簧,7锁杆,71圆轴,72锁点,8黄瓜秧,9销轴,9’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图9所示,作为现在正在实施的一个样品进行详细的说明。该秧落秧夹包括几个主要的注塑件和一个金属弹簧、一个金属销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运奎,未经张运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95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