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旋转伸缩门机械吊卡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618003.1 | 申请日: | 2014-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3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利;李鑫;周英操;黄文君;王志月;陈绪跃;秦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E21B19/06 | 分类号: | E21B1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伸缩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石油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旋转伸缩门机械吊卡。
背景技术
在油气钻井过程中,吊卡是一种用来吊起钻杆、油管和套管等管材的工具;它悬挂在提升系统大钩两侧的吊环里面,以便对井眼进行起出或下入钻具及油管、套管的作业。
在现有吊卡的设计中,多数都采用转轴开关门式的设计,与日常生活家庭用门的设计相似。但是,由于在吊卡开关门的过程中,大钩在不断做不规则摆动,极易造成吊卡转轴门的自动闭合,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并且由于井架工在二层平台的操作环境艰苦,甚至需要脚踩安全栏才能完成吊卡的开关门操作,如果吊卡转轴门自动闭合,则需要重新打开,这样会消耗井架工大量的体力,并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可旋转伸缩门机械吊卡,其可以避免大钩做无规则摆动过程中吊卡门自动闭合的情况,减少起下钻时间,降低井架工操作吊卡的难度,减小井架工的体力消耗,保证钻井过程的安全、快速、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在钻井过程中可旋转伸缩门机械吊卡,以减少起下钻时间,并降低井架工操作吊卡的难度,减小井架工的体力消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可旋转伸缩门机械吊卡,包括:吊卡销1、吊卡本体2、旋转门容纳腔3、旋转门4、伸缩门把手5、伸缩门6、旋转门把手7、管柱承接锁环8。
吊卡销1可以拆卸,以实现吊卡的安装和拆卸,并保证吊卡在提升系统大钩两侧的吊环里面,以便对井眼进行起出或下入钻具及油管、套管的作业。
吊卡本体2,可旋转伸缩门机械吊卡的主体部件。
旋转门容纳腔3,可以用来容纳旋转门4,以实现管柱顺利进出该吊卡的功能。
旋转门4,可旋转伸缩门机械吊卡的核心部件;可以通过进出旋转门容纳腔3来实现打开和闭合该吊卡的功能,从而避免了传统吊卡转轴门设计所造成的转轴门在大钩做无规则摆动时意外闭合的情况,可有效控制吊卡的打开和闭合。
伸缩门把手5,用于控制伸缩门6的打开和闭合;另外,本可旋转伸缩门机械吊卡采用了三伸缩门把手设计,现场人员使用其中任何一把手都可以完成操作,提高了吊卡的可操作性。
伸缩门6,在旋转门4闭合后,伸缩门6可以向内推入,并与管柱承接锁环8相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周,以承接管柱,实现吊卡的基本功能。
旋转门把手7,用于控制旋转门4的打开和闭合;另外,本可旋转伸缩门机械吊卡采用了三旋转门把手设计,现场人员使用其中任何一把手都可以完成操作,提高了吊卡的可操作性。
管柱承接锁环8,与伸缩门6相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周,以承接管柱,实现吊卡的基本功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如下: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转轴门吊卡在非人为操作的情况下转轴门自动闭合的情况,减少起下钻时间,降低井架工操作吊卡的难度,减小井架工的体力消耗,保证钻井过程的安全、快速、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旋转伸缩门机械吊卡俯视示意图;
图2为可旋转伸缩门机械吊卡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专利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图2所示,可旋转伸缩门机械吊卡,包括:吊卡销1、吊卡本体2、旋转门容纳腔3、旋转门4、伸缩门把手5、伸缩门6、旋转门把手7、管柱承接锁环8。
管柱脱离吊卡时,拉住伸缩门把手5打开伸缩门6,随后拉住旋转门把手7打开旋转门4,使管柱脱离吊卡。
管柱进入吊卡时,拉住旋转门把手7关闭旋转门4,随后拉住伸缩门把手5关闭伸缩门6,使吊卡固定住管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8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缓冲功能的电磁跳闸装置
- 下一篇:断路器手电动一体式操作机构





